一、行政處罰當事人有哪些權利
1、陳述和申辯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
2、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3、要求賠償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提出賠償要求。
4、知情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一條: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并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5、申請回避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七條:執法人員與當事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6、要求舉行聽證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
7、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罰款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五十二條:當事人確有經濟困難,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經當事人申請和行政機關批準,可以暫緩或者分期繳納。
8、申訴或者檢舉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五十四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有權申訴或者檢舉;行政機關應當認真審查,發現行政處罰有錯誤的,應當主動改正。
二、行政處罰當事人不配合調查怎么辦
關于行政處罰當事人不筆錄的問題的解答為,如當事人沉默,記錄“當事人不說話”;通過其它證據材料能證明違法事實的,依法向其送達《違法行為通知書》,給他三日陳述、申辯或聽證權利,三日后,可以依法作出處罰決定。
根據《行政處罰法》中的要求,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而沒有告知,或沒有完全告知,或沒有告知當事人依法應享有的權利如回避權、聽證權、申請復議權等,這些行為中每一項都會導致行政處罰決定無效。
行政處罰重從輕處罰有哪些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違法占地行政處罰法的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同意調解法院怎么判
2021-02-06國有獨資企業可以不設董事會嗎
2021-02-09商標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0-11-09有交通事故認定書怎么起訴
2021-03-01破產宣告和受理破產申請是一個時間嗎
2020-11-16懷孕死刑犯怎么處理
2021-01-19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農資產品,是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3-25車禍怎么賠償傷者
2021-01-05保管人要履行的保管義務是什么
2020-12-25駁回原告訴訟請求訴訟費要退回嗎
2021-01-07勞務派遣員工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
2020-11-13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什么
2020-11-24旅游人身意外險有什么規定
2021-01-14參保人可選擇幾家定點醫療機構?
2020-11-21快遞車逆行出事保險理賠嗎
2021-03-24失業保險基金情況是誰監督
2020-11-13司機涉嫌犯罪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2-08被保險人喪命誰能依法獲賠
2021-03-26什么是出口保險理賠
2020-12-30個人信息錯誤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