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逃逸致死和解怎么辦理?
交通肇事逃逸致死和解仍然需要按照我們國家的刑事方面的程序來提起公訴,進行定罪量刑。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是不能私下協商解決的,交通肇事逃逸即使不構成犯罪的,可以對當事人進行行政處罰,所以交通肇事逃逸應該報警處理。
第十三條 機動車與機動車、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發生財產損失事故,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車輛可以移動的,當事人應當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對現場拍照或者標劃事故車輛現場位置后,立即撤離現場,將車輛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再進行協商。
非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或者行人發生財產損失事故,基本事實及成因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
對應當自行撤離現場而未撤離的,交通警察應當責令當事人撤離現場;造成交通堵塞的,對駕駛人處以200元罰款;駕駛人有其他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的,依法一并處罰。
二、法律規定是怎么樣的?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一)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暫扣期間駕駛機動車的;
(二)將機動車交由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暫扣的人駕駛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
交通肇事逃逸情形
在理論上,認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標準是有離開現場的客觀行為和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觀目的。實踐中,交通事故當事人在事故發生后,為了逃避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離開事故現場,沒有積極履行搶救傷者和財產、向交通管理機關或者公安機關報告事故情況、在現場等候處理等交通法規所規定的義務,以此作為判斷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標準,可以將如下情形界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行為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行為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在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的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3)行為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4)行為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
(5)行為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6)行為人離開事故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
現實生活當中關于交通方面的肇事行為,我們國家法院當中都有嚴格的標準來進行處理。如果說已經構成了交通肇事逃逸,而且存在著死亡的現象的話,那么肯定是需要按照刑法當中來進行處理,并不能夠雙方私底下解決。
交通肇事逃逸行為的如何認定
交通肇事賠償金標準是怎樣的
什么是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要約收購義務
2021-01-0734歲扶貧干部殉職可以認定為工傷嗎
2021-02-12可以簽訂免息借款協議嗎
2021-02-21挖黑礦老板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離婚給孩子的錢監護人有權利花嗎
2021-02-07男女沒辦理結婚證該怎么離婚
2021-01-22強制執行申請能否裁定不予受理
2021-02-21交通肇事罪一般判幾年
2021-01-07小區樓頂使用權歸屬誰
2021-03-16轉繼承份額該怎么計算
2021-02-16被財產保全了銀行卡還能用嗎
2021-01-12陰陽合同怎么補交稅
2021-02-21期待利益不予賠償該怎樣理解
2020-11-19買房購房合同霸王條款有哪些情況可以維權
2020-11-20商業秘密事項如何約定
2021-01-08請長假會被辭退嗎
2021-02-27轉正后可以被辭退嗎
2021-03-12人身保險合同引發糾紛可否由法院主持調解
2021-02-13人身保險法中的保險利益存在于何人
2021-02-16法律對人身保險的投保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