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處罰法規定的回避情形是什么
行政處罰法規定,執法人員與當事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所謂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是指執法人員本人是當事人;或者是本案當事人的近親屬,案件處理的結果可能對其權益產生影響等情況。所謂可能影響公正處理的其他關系,是指除上述有利害關系以外的關系,如朋友關系、師生關系等,有可能利用這些關系影響對案件的公正處理的情況。
二、行政處罰權的限定
行政處罰的設定是指國家有權機關在行政處罰立法上的權力配置。根據《行政處罰法》和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行政處罰的設定權限劃分如下: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和立法機關,可以設定任何種類行政處罰。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只能由法律設定。
2.國務院是最高行政機關,可以依法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的,行政法規不得超越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另行作出行政處罰規定。
3.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法律、行政法規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的,地方性法規不得超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另行作出行政處罰規定。
4.國務院各部、委制定的規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部委規章可以設定警告或者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的限額由國務院規定。國務院可以授權具有行政處罰權的直屬機構按照本條的情形規定行政處罰。
5.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以及經濟特區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可以在法律、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尚未制定法律、法規的,上述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可以設定警告或者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的限額由省級人大常委會規定。
6.除上述規定外,其他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行政處罰。
對行政相對人作出行政處罰,適用處罰法定原則,也就是說在執行處罰的時候,必須要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中的要求作出,保證處罰種類法定、處罰主體法定、處罰程序法定、處罰形式法定以及處罰職權職責法定。格外,對于當事人同一違法行為,根據一事不再罰原則要求,不能對其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哪些行政處罰應當舉行聽證程序?
相對不起訴后是否可以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官司輸了要付對方律師費嗎
2021-01-12出租房被拆遷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嗎
2021-02-27農村賣房協議書是什么樣的
2021-03-08虛假訴訟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1-24如何區分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轉讓與合伙財產的轉讓
2020-11-30欠錢公司破產債權人如何討債
2021-01-25租房合同復印件有效嗎
2021-03-11審判監督庭有權嗎
2020-12-11先予執行的適用范圍
2020-12-04強制執行申請書范文及注意事項
2020-11-24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否存在未遂狀態
2020-12-29要約生效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13股權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3-16空白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23找二手房中介怎么安全交易
2021-03-24擅自離職該怎么做
2021-01-20勞動爭議申訴最長年限是幾年
2020-11-22人壽保險的辦理和理賠途徑是什么
2020-12-30財物被他人毀壞后后可否要求他人和保險公司都賠償
2020-12-08農房保險理賠多久過期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