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生交通肇事怎么判刑處罰
我國刑法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1、下列行為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1)死亡1人或重傷3人以上,負全部或主要事故責任;
(2)死亡3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
(3)造成公、私財產直接損失,負全部或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超過30萬元。
2、下列情形可能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死亡2人以上或者重傷5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主要責任;
(2)死亡6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
(3)造成公、私財產直接損失,負全部或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60萬元以上。
3、因逃逸導致受害者得不到及時救治死亡的,可能判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其關鍵要查清行為人是否有主觀罪過,是否實施了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的行為,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的行為與重大交通事故是否具有因果關系等。倘若沒有違法行為或者雖有違法行為但沒有因果關系,如事故發生純屬被害人不遵守交通規則,亂穿馬路造成,或由自然因素,如山崩、地裂、風暴、洪水等造成,則就不應以本罪論處。當然,事故發生并不排除可能存在多種原因或有其他介入因素,這里就更應該認真分析原因及其介入行為對交通事故發生的作用。只有查清確實與行為人的違規行為具有因果關系,則才可能以本罪論處,否則,就不應以該罪治罪而追究刑事責任。
例如,行為人高速超車后突然發現前方幾十米處有人穿越馬路,便打方向盤試圖避開行人,但出于車速過快,致使車沖入人行道而將他人壓成重傷。此時,行人穿越馬路作為介入因素僅是發生本案的條件,肇事的真正原因則是違章超速行車,因此應當認定行為與結果具有因果關系從而可以構成本罪。
要知道,交通肇事并不必然構成交通肇事罪,這還要看肇事者對事故承擔怎樣的責任,同時事故造成了怎樣的損害后果。因而,在發生交通肇事后,至少不用太擔心是否會坐牢的問題。若是造成的損害比較嚴重,建議盡快委托律師 幫助處理。看看要怎么做,才能爭取寬大處理。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樣判刑
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嗎
交通肇事逃逸賠償金額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冒名頂替勞動仲裁會受理嗎
2021-03-21同居是否承擔對方債務
2021-02-20外國人可以自行申請專利嗎
2021-01-04銀行抵押的房子能申請保全嗎
2021-02-12喪葬費、死亡撫恤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14生活困難不給父母錢是否要坐牢
2021-01-05如何認定交通事故工傷
2021-03-02協議離婚的手續是什么
2021-02-17土地確權是否逐戶逐地塊丈量土地
2021-01-03未簽訂勞動合同要雙倍工資屬于一裁終局嗎
2021-03-11合同履行不能需要解除合同嗎
2021-01-16實習協議重要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上傳侵權的網絡視頻由誰擔責
2020-11-21學生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6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違反保險合同條款無法獲得賠償
2020-12-01人身保險有怎樣的特征
2021-03-23保險責任怎么確定
2021-01-02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問題
2020-12-22請多多了解什么是不計免賠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