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逃逸自首時效是多久?
肇事逃逸自首時效在法律上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一般是犯罪事實發(fā)覺以前,也可以是犯罪事實被察覺之后。關鍵在于犯罪分子須自動投案。但是犯罪人投案自首的時間早晚,說明其悔悟時間的早晚。同時也說明了犯罪人的犯罪行為,對社會危害性的持續(xù)狀態(tài)長短。犯罪人犯罪之后的認罪、悔罪、悔改心理是自首動機的三大要素,悔罪態(tài)度好的情況下,投案自首的,也說明了其悔悟的程度,量刑時也要考慮;認定自首行為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投案自首的時間,自首的原因及動機,交待罪行的情況以及犯罪分子有無主動表現(xiàn)這四大情節(jié),審判人員在量刑時一定要注意。
二、司法解釋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的規(guī)定,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動投案,向公安、司法機關或其他有關機關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為。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guī)定的自首情節(jié),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fā)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現(xiàn)也指主動如實的承認自己的錯誤。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但部分犯人自首后依然有判處死刑的可能。如果對自首后的犯罪嫌疑人過于普遍地從寬處罰會產(chǎn)生弊病,與預防犯罪的目的相悖,尤其是對社會危害大的罪名。
需要明確的是,是否構(gòu)成自首情節(jié),不僅僅與時間有關,還與犯罪分子的認錯態(tài)度以及配合公安機關調(diào)查取證和在司法審理過程中表現(xiàn)有關。對自首的認定,應當由司法機關根據(jù)有關法律中對自首的標準和條件來進行認定,自首情節(jié)認定后可以有效的減少所面臨的刑事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
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后是否存在自首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形式的強制規(guī)范
2021-02-28員工懷孕期間必須調(diào)崗的情況有什么
2021-01-09所有公司法人就是老板嗎
2021-02-28對接第三方支付要多久
2020-12-22車輛追尾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14專有技術侵權糾紛是否適用專屬管轄
2020-11-24失蹤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1-01-16集資房再上市要滿足五年嗎
2020-12-31已經(jīng)履行脫密期還需履行競業(yè)限制嗎
2020-11-25勞務外包需要行政許可嗎
2021-03-05公司給員工調(diào)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jīng)濟補償嗎
2020-12-29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6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恢復是怎樣的
2020-11-12如何訂立海上保險合同
2021-02-10被自己的汽車撞傷能否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21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3-05保險合同是附條件的民事行為嗎
2021-01-10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0-12-04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標志管理工作
2021-03-23保險合同中的索賠與理賠程序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