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頂包后構成逃逸嗎?
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是指行為人在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律法規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首先,行為人的交通肇事行為必須達到“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程度,這是認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前提和基礎。主觀認知方面,行為人在逃逸時必須明知自己的行為導致了交通事故的發生,逃逸的目的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行為人的逃逸是指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而不僅限于“逃離事故現場”。
交通肇事逃逸找人頂包然后自首,這是兩個情節的認定與處罰,逃逸找人頂包屬于交通肇事逃逸的加重情節,但是自首可以成為法官量刑(或處罰機關的)的法定減輕情節。
交通事故逃逸者是指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責任,不向公安機關報案,也不采取措施搶救傷者和公私財產而逃離現場的交通事故當事人,以及發生事故后棄車逃逸的當事人,對于處罰的力度要根據行為人的情節嚴重而栽制。
交通肇事逃逸的相關處罰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的相關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構成犯罪,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對其處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核發地車輛管理所將對其終生不得重新獲取機動車駕駛證的決定記入全國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統備案。
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從重處罰的情節。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將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處罰。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將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處罰。
綜上所述,在交通事故逃逸行為中,有人會鉆法律的空子,本人雖未離開,卻讓他人進行頂包,但是這種行為依舊是被定義為肇事逃逸的行為,因為從肇事逃逸的定義中可以看出只要是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而逃跑的方式都是屬于這個范疇,都要按照逃逸來處理。
2020年交通肇事逃逸行為的如何認定
交通肇事逃逸罪量刑的標準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到期了剩余貨款怎么辦
2020-12-11隱形股東的法律風險
2020-12-12如何準確地認定行政處罰對象的資格
2020-12-09農民誤工費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1-03-06勞動仲裁可以按合同履行地仲裁嗎
2020-12-17侵犯商業秘密罪處罰是怎么樣的
2020-12-13商標淡化行為應當注意把握哪幾點
2021-01-13倉單質押融資基本步驟是怎樣的
2021-02-19破產人無財產可供分配了該怎么辦
2020-12-16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什么區別
2021-02-24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0-12-05交通事故應由誰管轄
2020-12-12債務人死亡妻子應如何承擔責任
2021-02-22雇傭關系能認定工傷嗎
2021-01-31員工連帶刑事責任怎么處理
2021-02-14離職檢查電腦合法嗎
2020-11-24公司上訴撤回仲裁員工還能起訴嗎
2020-11-24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02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及主要條款有哪些
2020-12-02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及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案例分析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