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如果違反了單位的規定,那么行政部門就會給出相應的懲罰,這是,就會開出一份行政處罰的決定書,那么行政處罰決定生效時間是多久?在法律上一般還沒有明確的規定生效的時間,只要是把行政的決定書送到了當事人的手上,那么當時就會起到法律效益,那下面就來聽聽小編的看法。
我國行政處罰法并未沒有明確規定行政處罰決定書的生效時間,但相關履行處罰決定和未按決定履行處罰義務應招致何種法律后果的條文均表明: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是自送達給當事人之日起生效,除了處罰決定書上明確了某具體時間履行外,一般均應當立即開始履行決定中載明的義務。
一、當場行政處罰決定書填寫說明
(一)寫明被處罰人(單位)的基本情況。
(二)違法事實:簡易程序要求違法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因此應寫明經查證屬實的違法事實的具體情況。有多種違法行為的,應分類填寫。
(三)違法依據:寫明違反法律的具體條款。一般是禁止性或義務性條款。
(四)處罰依據:要求寫明法律名稱和具體條款,一般是法律責任條款,沒有相應法律責任條款的不得處罰。
(五)處罰內容:根據《行政處罰法》規定,當場處罰只能做出警告、對公民處50元以下罰款、對法人或其他組織處1000元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數額應當用中文大寫表述。
(六)罰沒款的收繳:執法人員可以當場收繳罰款的情況有:
1、依照簡易程序當場處罰的案件,處20元以下罰款或雖然超過20元,但不當場收繳事后難以執行的;
2、執法人員在邊遠、水上、交通不便地區做出處罰決定,無論適用一般程序還是簡易程序, 當事人向指定銀行交款確有困難,經當事人提出由執法人員代收代交的。
(七)救濟途徑:告知被處罰人(單位)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的法院和時效。行政復議機關一般是做出處罰決定的藥監機關的上級主管部門或本級人民政府;行政訴訟受理法院一般是做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
(八)簽收:當事人簽收處罰決定書的時間關乎處罰決定的履行期限和復議、訴訟時效的計算,一定要由當事人當場簽收。
二、行政處罰法救濟規定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93年八屆全國人大以來,圍繞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框架這一任務,立法步伐顯著加快,制定了大量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為了有效地進行行政管理,這些法律、法規、規章中大多規定了行政處罰條款,行政機關依照這些規定對違法者給以行政處罰,這對于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起了積極作用。
行政處罰對當事人的權益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影響。實踐中突出的問題是行政處罰的濫和亂,扭曲了行政處罰的本來目的,更有甚者,在利益的驅動下,把罰款作為了一種創收的手段,使法律失去了權威性和威懾力。為了規范行政處罰,行政處罰法科學、系統地規定了行政處罰的設定、實施和處罰的問題。
同時,行政處罰法對當事人的權利做了規定,主要是:第一,當事人在行政處罰過程中,享有包括聽證在內的申辯權。第二,在處罰后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第三,當事人的權益受到損害的,要求行政賠償的權利。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取得賠償。申辯權和聽證權賦予當事人事前救濟權;申請行政處罰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權及必然帶來的要求行政賠償權,賦予了當事人事后救濟權。
行政處罰的創設、實施和救濟是行政處罰的三個主要環節。救濟是行政處罰三個環節中的第三個環節,是保證行政處罰結果合法、公正的事后補救措施。立法雖然力圖公平分配行政機關與相對一方權利和義務,但卻不能保證行政機關實施處罰的活動,受主客觀條件的影響,完全符合法律。因此,為了糾正行政機關實施處罰階段的違法行為,平衡處罰實施過程中行政機關與相對一方因明顯不對等的法律地位造成的巨大反差,保護相對一方的合法權益,必須建立行政處罰的救濟制度。
行政處罰的救濟包括行政訴訟救濟和行政復議救濟兩種方式,而尤以行政訴訟救濟最為公正和重要。救濟的實質在于確立了公民的訴權,建立了由專門機關審查行政處罰行為的機制。一個公理性的論斷認為:沒有訴權,就沒有權利。權利的救濟重于權利的宣告,權利的實現重于權利的設定。
如同公民實體權利一樣,公民訴權的確立也經歷了一個漫長而曲折的歷史過程。資產階級革命帶來了訴權的革命性變革,訴權在形式上成了每一個公民的平等權利,任何人和任何機構均不能對其加以剝奪或限制。隨著訴權的范圍從刑事訴訟、民事訴認擴大到行政訴訟領域,訴權的地位逐步提高,成了公民抗衡行政權、保護實體權的最重要的法律手段。訴權的發展過程充分表明訴權的獲得即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民主政治發展的必然結果。
我國1989年4月4日頒布的《行政訴訟法》第一次全面確認了公民對違法具體行政行為的起訴權。該法第二條明確規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接著該法第十一條又將行政處罰列為受案范圍的第一項。1990年12月24日頒布的《行政復議條例》則進一步規定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不服行政處罰及其他具體行政行為的申請復議權。
以救濟行政處罰為主要內容的行政訴訟制度的全面建立,標志著我國行政法制開始步入成熟,趨向完備。美國著名法學家伯納德·施瓦茨認為:“一個成熟的行政法體系應當包括三個必需的部分:(1)可以賦予行政機關的權力范圍和堅持限制在行使上述權力時的越權行為;(2)在處理公民與行政機關之間的關系時必須公平對待;(3)必須有這樣一個原則:行政機關對其行為無最后發言權,并且公民能夠通過一個獨立的法庭對行政機關的行政之合法性提出異議”。施瓦茨的這段話實際上簡要地概括了行政實體法和行政訴訟法兩個部分的核心內容和主要作用。他并進一步對后者的重要性作了充分論述:“對行政行為進行獨立審查是所有行政法律體系的最后一個實質要素。在許多方面,這是行政法最為重要的要求。如果行政機關對于是否已經執行了其他要求擁有最終發言權,那么所有其他要求不過成了冠冕堂皇的高調。如果沒有獨立的審查,那么在實踐中唯一的制約便是行政官員的自我制約。這樣一個結果足以與法治本身相矛盾。這里不禁使人想起了以前被認為是出自拿破侖的評論:”如果僅僅憑借行政決定就可以剝奪一個人的財產,那么,我們看不出在法國還怎么能有財產所有者。‘“同理,如果僅僅憑借行政決定就可以剝奪一個人的權利,那么,我們看不出還怎么能有個人權利。實際上,這也就是行政法理論中所推崇的一句名言:”有權利必有救濟“,”無救濟的權利是無保障的權利“。
綜合上面所說的,如果在職員工犯了違法的事情都是會被行政處罰的,情節嚴重者可能還會被拘留,因此,對于行政處罰決定生效時間是多久?只要是沒有規定時間什么時候履行,只要是下了決定書當日就會生效,所以,對于行政機關的人一定要遵守法律不要做違法的事。
行政處罰決定書出錯如何糾正
行政處罰決定書的生效時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司機開車看書擼狗如何處罰
2020-11-23被工友誤傷可以雙賠嗎
2021-03-20股東直接訴訟的特點有哪些
2020-11-14小企業應付票據的核算
2020-12-27行政處罰多久可以取
2020-12-18撫恤金發放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2私人建筑合同如何擬定
2020-12-23國土局有權解決鄰居土地糾紛嗎
2021-02-06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2020-12-02什么是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13如何計算辭退補償金
2021-01-31降低損失的退保技巧有哪些
2020-12-22工程保險費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2021-02-15建筑工程保險的適用范圍
2021-01-31某業主與保險公司所訂立的保險合同效力是如何
2021-03-01保險經紀人的經營業務指的是什么
2021-01-17保險公司未具體告知投保人保險合同條款不能免責
2020-12-06學生在校意外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0-12-23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程序
2021-03-03旅行社責任保詳細條款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