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我國肇事逃逸索要賠償嗎?
首先,民事賠償同刑事責任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如果依據相關法律需要服刑,承擔民事責任是無法抵免的。
坐牢并不能減免民事賠償責任
犯罪是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而民事賠償根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侵權責任法》等民事法律。因此,
1、被判刑坐牢的,仍然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2、即便是被判處死刑,并執行死刑后,如果其有遺產的,用其遺產負擔民事賠償;沒有遺產的,無法獲得賠償,民事賠償責任消滅。
3、民事賠償責任和刑事責任是兩種不同的法律責任形式,在適用上,互不影響。即承擔刑事責任,并不影響民事責任的承擔。
二、肇事逃逸刑事處罰:
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謂“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釋》第3條規定,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和第2款第(1)至(5)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這里要注意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所謂“其他特別惡劣情節”,《解釋》第4條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據《解釋》,“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論上對“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諸多不同的觀點。本書認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態度應限于過失,因為交通肇事罪是一種過失犯罪,為保持犯罪構成的純潔性,其加重構成的心理態度也應是過失。故《解釋》規定: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232條、第234條第2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生活中應該沒有人就因為司機肇事逃逸所以主動的放棄了索要賠償的吧。不管憑自身的能力能不能夠找到肇事逃逸的司機,遇到這種情況還是應該及時的報警的,畢竟公安部門可以憑借相應的刑偵技術讓肇事逃逸的司機認罪伏法的,而且法律當中絕對沒有規定刑事責任和民事賠償可以相互抵消的。
怎樣進行交通肇事逃逸賠償
酒駕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不知發生交通事故而離開現場,是否構成逃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開除員工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9同居關系是否構成表見代理
2021-02-16非法侵入住宅罪處罰是怎樣的
2020-12-06新修訂的商標法主要修改了哪些內容
2021-02-10何為商標被搶,商標被搶注了怎么辦
2021-01-31起訴離婚最快多長時間
2021-01-30當事人對合同履行地未做約定應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3不離婚能否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15治安管理處罰立案嗎
2021-01-15顧客在超市停車場摔倒誰負責
2020-12-06雇主怎么在勞動合同上免責
2021-01-16員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2勞動調解組織有哪些,勞動調解協議有強制力嗎
2020-12-08企業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規定
2021-02-23超市的罐頭致我損害,能要求超市賠償嗎
2020-11-29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保險賠償糾紛多,如何有效的解決保險賠償糾紛
2021-02-10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23賠對方7320元 保險公司僅付2139元
2020-11-09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公告日期是多久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