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處罰?
根據刑法規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是指有下列情形,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嚴重超載駕駛的。
因此,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逃逸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如何認定?
1、因逃逸致死的對象必須是行為人交通肇事行為致傷的人,而不是其他人。
2、行為人對交通肇事行為致傷的人負有及時救助的義務,該義務是由于行為人的交通肇事這一先行行為,使法律所保護的“致傷的人”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處于危險狀態下而產生的義務,肇事者有能力實施救助而不實施救助行為致受傷的人發生了死亡的結果。
3、行為人對受傷人員死亡的結果持過失心理,因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雖然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受害人死亡結果的心理狀態。這種過失的主觀罪過形式是對肇事者的行為認定為交通肇事罪的關鍵。如果肇事者明知不實施對受害人的救助行為會發生受害人死亡的危害結果將被害人帶離現場而逃逸,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發生的間接故意心理態度,則已超出交通肇事罪的界限。
4、行為人逃逸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結果之間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行為人逃逸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主要有兩種情況:
(1)行為人肇事行為致受害人受傷,但傷情不致引起死亡結果,肇事者逃逸后由于其他原因的介入引起受害人死亡的結果,這一結果與逃逸行為沒有直接的必然因果關系,對肇事者只能按刑法133條規定的第一個量刑幅度處罰。
(2)如果肇事者的行為使受害人傷勢嚴重,若不及時救助,就會發生死亡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肇事者逃逸后,由于其他介入的原因導致受害人死亡的結果發生,即肇事行為與肇事者逃逸行為是危害結果發生的主要原因,介入的原因只是死亡結果發生過程中的一個條件時,仍應認定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況。
在近幾年中,道路上的車輛數量也是日益增加,但是因為駕駛員的不當操作所引發的交通事故和人員傷亡事件也是比比皆是,如果駕駛員出現了違規操作不僅會扣除駕照分數,嚴重者還要承擔刑事責任,在這里也是提醒各位駕駛員朋友,在駕駛過程中一定要做到遵紀守法。
重大交通事故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者無力賠償怎么辦
交通肇事量刑標準202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仲裁機關是行政機關嗎
2021-01-09贍養父母有標準嗎,具體標準是什么
2020-11-23哪些人需要自行回避,應該提供什么材料
2021-01-03安置房產權屬于戶主嗎
2020-12-05房屋不滿意可以拒交中介費嗎
2021-01-11公司規章是否必要
2021-02-03入職是否要開無違法犯罪證明
2021-01-05簽訂勞動合同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1-03-19破產重整怎么拿到工資
2021-01-30出口運輸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1-01-27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嗎
2021-02-21建筑工程保險合同
2021-02-24人身保險合同存在格式條款嗎
2021-03-14法律對保險合同的變更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6被保險人的直接解除權行使條件有哪些
2021-02-27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需要公告嗎
2020-12-28保險理賠中近因原則是什么
2021-01-02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的性質是怎么樣的
2020-12-01贈予和買賣都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3拆遷公司來簽訂補償協議是合法的嗎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