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罰在我國是屬于一種具有鮮明特征的行政制裁的,主要是各地的行政主體為了維護公共的利益跟社會基本秩序,雖然說行政處罰跟我國的刑事處罰是歸屬于兩種完全不同的性質的,但是行政處罰的執行也有著一定的程序。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詳細的了解一下行政處罰執行程序的依據是什么?
行政處罰執行程序的依據是什么?
1、簡易程序
執法人員應巡查中發現違法、違規案件事實確鑿,依據行政處罰法規定對公民處以50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執法人員依法當場收繳的罰款,應在法定期限內交至行政執法部門;行政執法部門應在法定期限內將罰款繳付指定的銀行。
執法人員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應當告知當事人違法、違規事實、處罰理由、依據及享有的權利;填寫《當場處罰決定書》,當場交付當事人簽收?!懂攬鎏幜P決定書》應當由執法人員簽章;需要進行整改的,必須開具《限期整改通知書》。執法人員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應于2日內報所屬大隊備案。
執法人員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后應當補填《處罰登記表》,連同開具的執法文書存檔聯按規定歸檔保存。
執法人員依據《規定》暫扣當事人物品的,必須按《行政處罰法》規定執行,填寫《暫扣、罰沒物品清單》,經當事人核實后簽章。當事人拒絕簽章的,必須由兩名或兩名以上執法人員注明情況并簽章。對暫扣物品及清單應在當日交回所屬執法部門,執法部門應在7日內作出處理決定;特殊情況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30日。限期內未作出處理決定的,應當將暫扣物品退還當事人。對暫扣物品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賠償。
執法人員依據《規定》當場作出沒收物品決定的,除開具《當場處罰決定書》和市財政部門統一印刷的罰沒票據外,沒收的物品必須于當日上交執法機關指定地點集中統一保管。
2、一般程度
違反《規定》規定的違法、違規行為,除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外,均適用一般程序。
行政執法部門依據《規定》查處違法、違規案件,必須全面、客觀、公正地進行調查;收集有關證據,并采取必要措施,制止其違法、違規行為的繼續發生。巡查中發現適用一般程序的違法、違規案件,必須及時查明違法事實,并詳細制作《現場勘驗、檢查筆錄》,并由當事人書寫“情況屬實”后簽章。拒絕簽章的,由兩名以上執法人員在筆錄上注明情況并簽章。
一般程序包括立案、調查取證、審理決定等步驟。
1、立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立案處理:執法人員在巡視檢查中發現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有違反《規定》規定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舉報、投訴及違法、違規行為人主動交代的適用《規定》規定的違法、違規案件,經查明情況屬實,依法給予行政處罰的;上級機關交辦或相關行政機關書面提請處理的違法、違規案件,經審查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情節明顯輕微,經教育當場改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不予立案。
立案分工。各行政執法機關法制部門負責本轄區內違法、違規案件的立案工作;發生在本縣轄區范圍內的重大、復雜違法、違規案件經行政機關負責人同意可直接立案。
立案案由為:行政違法行為定性 案, 未作處罰決定之前為:涉嫌行政違法行為定性 案。
立案與審批。在行政機關,執法人員認為違法、違規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應當填寫《立案審批表》,附上證據及相關材料,報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立案。對事態緊急、可能造成或者已經造成重大危害或流行性大的違法、違規案件,執法人員應立即組織現場調查,并于24小時內補填《立案審批表》。對報批立案的案件,有關負責人應在收取《立案審批表》,之日起2日內決定是否立案。批準立案調查的,調查人員不得少于2人。
2、調查取證。立案后,執法人員應當及時進行調查,收集證據。必要時,可以進行檢查。執法人員對案件進行調查,應當收集的證據包括:書證、物證、證人證言、視聽資料、當事人陳述、鑒定結論、現場勘查筆錄等。只有經調查屬實的證據,才能作為處罰的依據。
執法人員應當收集、調取與案件有關的原始證據作為書證。調取原始憑證有困難的,可以復制,但復制應當標明“經核對與原件無異”、“注明原件出處”,并由出具書證人簽章。調查取證,應當制作《現場勘驗、檢查筆錄》和《詢問調查筆錄》,并做好現場拍照或錄音、錄像工作,必要時,須繪制現場圖。進行現場勘驗檢查時,應有當事人在場。當事人拒絕到場的,應當在《勘驗、檢查筆錄》中注明。
執法人員收集證據,可以采取抽樣取證的方法。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依據《行政處罰法》有關規定,可以發出《先行登記保存通知書》予以暫扣,并填寫暫扣清單,暫扣證據物品應當在七日內處理,法律、法規規定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可以發出《扣押查封通知書》填寫《扣押查封清單》。
執法人員認為需做進一步調查的,應向當事人發出《詢問調查通知書》,告知當事人詢問調查的時間和地點,并要求當事人提供相關資料。當事人無正當理由不按時接受詢問調查的,不影響對案件的查處。詢問調查時,應當聽取當事人陳述和申辯,制作《詢問調查筆錄》,并交當事人核閱后簽章。
調查取證工作應于立案之日起3日內結束。重大、復雜的案件,經行政機關分管執法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至10日。特大、疑難的案件,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適當延長時間。
3、審理決定。案件調查終結后,辦案人員應及時制作《案件調查報告》,提出處理意見,填寫《案件處理審批表》,連同案卷按程序上報審批。(1)處理審批權限分別為:罰沒金額3000元以下的由行政機關主管法制的領導,指定部門審核,分管負責人批準;罰沒金額3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或案情重大、復雜的,由行政機關案件審理委員會審批(有執法大隊建制的,由大隊領導集體審議決定);罰沒金額10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先征求縣人民政府法制辦意見后,由行政機關法制部門指定部門審核,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罰沒金額20000元以上或特大、疑難的,由案件審理委員會審批。
需作出技術鑒定或依法應承擔賠償責任的違法、違規案件,應先征詢相關主管部門意見或按相關規定賠償標準,依照前述審批權限執行。
案件處理審批期限為:行政機關執法隊4日,行政機關工作部門審核6日,行政機關案件審理委員會8日。審核部門接到提交的案件審批材料后,應當進行登記,并指定人員負責審核。審核的主要內容包括:對案件是否有管轄權;當事人的基本情況是否清楚;案件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充分;定性是否準確;適用法律、法規、規章是否正確;處罰是否適當;程序是否合法。
審核部門根據不同情況,提出審核意見后依照前述審批權限報批。審批意見主要包括:
(1)對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適用依據正確,程序合法,處理適當的,同意承辦人員提出的處理意見;
(2)對適用依據不當或處罰失當的,責令改正;
(3)對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責令限期重新調查;
(4)對程序不合法的,責令糾正;
(5)對超出管轄權的案件,責令按管轄規定移送。
承辦案件的執法人員自接到審批決定后,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并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同時制作《行政處罰決定書》?!缎姓幜P決定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并加蓋行政機關公章:
(1)當事人的姓名或單位名稱、地址;
(2)違法、違規的事實和證據;
(3)行政處罰的種類和依據
(4)行政處罰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5)不服從行政處罰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
(6)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名稱和作出決定的日期。
行政處罰決定一經作出,任何人不得擅自變更或撤銷。處罰決定確有錯誤需要變更或修改的,應由原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執法部門撤銷原處罰決定,重新作出新的處罰決定并報上級備案。處罰決定需要撤銷的,應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行政機關案件審查委員會集體討論決定。
(五)聽證程序
對責令停實停業、單位處20000元以上、個人處1000元以上罰款或沒收等重大處罰決定之前,承辦人員應當填寫《聽證告知書》,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對法律法規規定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決定停產停業的由行政機關將案卷材料與申請書一并交縣人民政府法制辦,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自接到《聽證告知書》之日起3日內向行政機關提出書面申請,以郵寄掛號方式提出聽證要求的,以寄出的郵戳日期為準。行政機關接受申請后,應指定有關工作機構受理,并出具收件回執。當事人逾期未提出聽證要求的,不得再要求聽證。當事人提出聽證要求,經審核不符合聽證條件的,行政機關應當在3日內書面告知當事人不予受理。
對法律、法規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停產停業的由縣人民政府法制辦組織聽證或參加。聽證受理后,按《陜西省行政處罰聽證程序規定》執行。聽證主持人和聽證員由負責聽證的機構指定。聽證結束后,受理機構應出具《聽證報告書》,行政機關應根據《聽證報告書》意見和《聽證筆錄》,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或不予處罰的決定。
(六)送達、執行
《行政處罰決定書》作出后,應在7日內送達當事人,給予罰款處罰的,應將《繳納罰款通知書》、《繳納賠償(補繳)款通知書》一并送達當事人,由其在回執或存根上簽章,并注明簽收日期。受送達人不在的,交其同住的成年家屬、工作單位代收。收件人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可以由其文件收發處簽收。代收人要注明與受送達人的關系。不能直接送達或直接送達有困難的,按下列與受送達人的關系。不能直接送達或直接送達有困難的,按下列規定送達:(1)受送達人或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簽收的,送達人應當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所在單位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執上注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章,把法律文件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即視為送達。(2)受送達人已向執法機關指定代收人的,由代收人簽收;(3)郵寄送達的,以掛號回執上注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4)受送達人下落不明的,在《府谷通訊》上可以公告送達,自公告發布之日起,經過60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注明原因和經過,并將報紙留存案卷中。
行政處罰決定一經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應當自覺履行。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可在法定期限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期間,行政處罰不停止執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處以罰款的,當事人應當自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和《繳納罰款通知書》、《繳納賠償(補償)款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到指定銀行繳納。
行政相對人提起行政復議的,受理行政復議的機關收到行政復議申請后,應當在5日內進行審查。對不符合《行政復議法》規定的,決定不予受理,并書面告知當事人。對符合規定,但是不屬于本機關受理的行政復議申請,應當告知當事人向有關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受理行政復議的機構,按《行政復議法》的規定執行。
行政機關對當事人不服其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而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的,行政機關應在10日內提交答辯狀的同時,將答辯狀案件的證據、處罰決定的依據等相關材料,報縣人民政府法制辦或上級行政機關。行政機關在應訴行政訴訟案件時,應將案件的相關材料按規定抄送有關部門備案。
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采取下列措施:(1)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2)根據法律規定,將暫扣物品拍賣抵繳罰款;(3)申請府谷縣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當事人確有經濟困難,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由當事人書面申請經行政機關批準,可以暫緩或者分期繳納。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送達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在6個月內向縣法院立案機構提出,擬制《行政強制執行申請書》。
除依法應當予以銷毀的物品外,依法沒收的物品必須按照國家規定公開拍賣或者按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處理。
(七)行政強制措施
執法人員發現違法、違規行為,應當場責令其改正;當場不能改正的,發出《限期整改通知書》;對拒不停止違法、違規行為的,可以暫扣其使用的工具和物品。
拖、鎖機動車輛行政強制措施實施程序:(1)在市區車行道之外亂停放機動車輛的,車主拒不改正或不在現場的,執法人員應當拍照取證,填寫《拖、鎖車輛通知書》,放置于車輛醒目位置或拖離的醒目位置;(2)鎖車工具在應當標明受理地址及聯系電話;(3)案件處理完畢后,執法人員應當在30分鐘內到達現場開鎖;(4)鎖定車輪后超過2小時未接受處理的,可將車輛予以拖離。
依法在簡易程序、一般程序作出決定責令當事人限期整改而當事人未整改的,由行政機關依法強制執行或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八)監督和管理
案件處理終結后,承辦人員應當及時制作《結案報告》,報行政機關分管法制的負責人審批。并將立案登記表、案件處理審批件、證據材料、處罰決定書和結案報告等材料按案卷管理規定立卷歸檔。
上級交辦和相關行政機關移交的行政處罰案件或市民投訴要求答復的處罰案件辦理終結后,應當及時將案件的處理結果向交辦單位報告或向投訴人作出書面答復。
行政機關的行政執法活動接受各級黨委、人大、政協、政府法制工作部門、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和公民監督。執法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和《榆林市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辦法》予以追究,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大家可以看出,行政處罰執行程序我國的行政處罰法當中也是簡易程序跟一般程序就兩種不同的執行程序的。其實簡易程序的執行其實就特別的簡單,一般都是當場給予行政處罰就能夠執行完畢的。而一般的行政處罰的執行程序就包括立案調查,審理核實,然后下發處罰通知書等這些執行程序了。
醫療糾紛的行政處罰的種類
行政處罰決定書出錯如何糾正
行政處罰中沒收非法財物可以折抵罰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訂婚當天互換禮物屬于彩禮嗎
2020-11-13網貸逾期如何處理
2021-02-09商標轉讓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28交通事故責任劃分及賠償標準
2020-12-30什么是非法侵入住宅罪
2021-01-05打架沒有傷情鑒定能處理嗎
2021-01-21民政管土地糾紛嗎
2020-12-18租房遇到黑中介不退定金怎么辦
2020-12-24房地產稅制改革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2020-12-29哪些情形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6勞務分包合同雇主是否可以免責
2021-03-23火車外飛石造成旅客傷害應如何求償
2020-12-07沒有簽勞動合同怎么進行勞動調解
2021-01-09現金價值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24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包括哪些
2020-11-16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1-23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去交警隊處理事故要叫保險公司的人嗎
2021-02-15不想再續保養老保險可以退嗎
2020-12-11保險公司以不屬于事故項目拒賠未說明的條款有效嗎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