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告訴發展,各項法律法規的不斷健全,國家對企業的各個部分都進行了規定,一些企業因為經營不善或其他原因會造成公司倒閉,那么在申請解散公司到實際關閉企業的這一過程被叫做企業存續期,那么在企業存續期間各主體該承擔的責任是什么呢,下面就由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一、概念
公司存續期是股份有限公司合法存在,作為法人依法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期限。公司存續期一旦屆滿,必須解散,待公司清算完畢后,公司的法人地位就自動消亡。各國法律對公司存續期規定不同,除法國、比利時對公司存續期有明確規定外,英美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公司法對公司的存續期并無限制,公司章程中可以但非必須載明公司存續期。如公司章程不予載明,則公司的存續期即為無限。
若公司章程有存續期的規定,待存續期屆滿,可以經股東會特別決議而使公司存續期延長,但同時必須變更章程,如果少數股東對股東會的上述決議有異議,應允許他們退股。法國《商事公司法規》規定公司章程應載明公司的存續期,存續期最長為99年,但臨近期滿時,可在股東臨時會上用變更章程的形式延長存續期。比利時《商法典》規定公司的存續期一般為30年。若公司經政府特許營業,則存續期應與持許的時期一致。存續期可以在期滿后再延長30年。
二、承擔的責任
公司法法律責任的主體主要有:公司、發起人、股東、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以及實際控制人等。《公司法》責任主體的法定性:公司法上法律責任的主體是狹義的,必須由《公司法》明文規定的主體。主要包括公司的董事、監事和經理、清算組及成員、有關責任人員、評估機構,驗資機構和驗證機構等中介機構及其他人等。只有《公司法》明文規定的主體,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三、公司解散的法律效果
解散是否導致公司法人資格的終止因國家而異,英國實行“先算后散”體制,解散即意味著公司法人人格的終止,我國實行“先散后算”的體制,美國、日本和歐洲大陸國家亦然,這種解散并不導致公司法人人格消滅,只是導致清算程序的發生。只有清算完成后,公司的法人人格才消滅。
1、進入清算程序
除因合并、分立而解散外,在其他解散的情形下,公司均需進行清算。通過清算,結束解散公司的既存法律關系,分配剩余財產,從而最終消滅其法人資格。
2、公司仍存續,但應停止積極營業活動
在清算期間,公司存續,但不得開展積極的經營活動,即其活動限于與清算有關事務。
3、解散公司在特定情形下仍可恢復
我國未作規定。日本準予自愿解散的公司,在清算結束前經股東大會決議而恢復。德國亦然。
在當今社會中,人們的思想也在不斷的改變,許多人已經不甘于做打工者,而是更傾向于自己創業開辦公司,但是創立企業后并不一定就能夠盈利,如果在經營不善時,也要根據相關的流程進行解散企業。
公司解散清算協議怎么寫,公司解散的條件有哪些
公司解散事由與情形
2020公司解散債權債務如何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害人承諾的法律效力
2020-11-17房屋買賣合同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2-11再次鑒定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3-10搬運視頻侵權嗎
2020-11-07贈與合同已經完成能否撤銷
2021-03-20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房地產抵押登記的程序
2021-01-21【拆遷賠償】拆遷賠償款如何辦理提存手續
2021-01-16當選業主委員會成員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30單身青年的購房標準是什么
2021-02-04如果房產被抵押房產證有顯示嗎
2021-02-21實習協議在法律上是什么性質
2020-12-30調崗到外地可以不同意嗎
2021-01-27產品責任險能否強制執行
2020-11-16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交通事故傷人后保險公司理賠流程
2020-11-18保險公司給予全額賠償后車主還能轉讓殘車嗎
2021-02-09網上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24保險合同全部是附和合同嗎
2021-02-22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呢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