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民事糾紛,除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外,調解也越來越被人接受,越來越多人開始優先選擇通過民間糾紛調解委員來介入調解來和平地解決矛盾。但也會有人有所疑惑,民間糾紛調解委員會是什么性質的組織?設立民間糾紛調解委員會的法律依據是什么?下面小編為大家羅列了相關的法律依據。
一、民間糾紛調解委員會的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人民調解,是指人民調解委員會通過說服、疏導等方法,促使當事人在平等協商基礎上自愿達成調解協議,解決民間糾紛的活動。
第七條 人民調解委員會是依法設立的調解民間糾紛的群眾性組織。
第八條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設立人民調解委員會。企業事業單位根據需要設立人民調解委員會。
第二十一條 人民調解員調解民間糾紛,應當堅持原則,明法析理,主持公道。
調解民間糾紛,應當及時、就地進行,防止矛盾激化。
第二十二條 人民調解員根據糾紛的不同情況,可以采取多種方式調解民間糾紛,充分聽取當事人的陳述,講解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耐心疏導,在當事人平等協商、互諒互讓的基礎上提出糾紛解決方案,幫助當事人自愿達成調解協議。
第三十一條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調解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
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對調解協議的履行情況進行監督,督促當事人履行約定的義務。
第三十二條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后,當事人之間就調解協議的履行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發生爭議的,一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三條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后,雙方當事人認為有必要的,可以自調解協議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對調解協議進行審查,依法確認調解協議的效力。
人民法院依法確認調解協議有效,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人民法院依法確認調解協議無效的,當事人可以通過人民調解方式變更原調解協議或者達成新的調解協議,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四條 鄉鎮、街道以及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根據需要可以參照本法有關規定設立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民間糾紛。
是一種群眾性組織。人民調解,這種調解方式可以讓當事人雙方避免了以訴訟的方式對峙,當事人處于一種平等地位,促使雙方化解矛盾,各退一步,互相理解,共建和諧社會。
典型的民間債權債務糾紛案件
民間借貸合同糾紛有什么司法解釋
調解在公司解散訴訟中的重要價值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拒絕開轉院證明是否違反相關法律法規
2020-11-09交警多長時間公布行政處罰
2020-12-07有限合伙企業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3-13強迫寫欠條如何取證
2021-01-25離婚可以通過法院訴訟離婚嗎
2021-02-17家暴離婚精神賠償標準是多少,家庭暴力如何取證
2020-11-17舉行婚禮沒有結婚手續怎么辦
2021-02-03夫妻離婚孩子是否應支付贍養費
2021-03-24交通肇事逃逸后果是什么
2020-12-05別人拿你的房產證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2-23要約與要約邀請有哪些區別
2021-02-02公司不按制度處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試用期過了卻沒有績效工資合法嗎
2020-12-16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
2020-12-18人身保險可以重復賠償嗎
2020-12-25“過期”理賠訴訟如何判
2021-01-26機動車停運損失保險是否承擔責任
2020-12-09車被撞了對方逃逸理賠多少錢
2020-12-25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傷者
2020-12-27保險代理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