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止犯罪在什么情況下是合法的
《刑法》第二十條?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犯罪的含義:
根據《刑法》第十三條的規定,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犯罪必須具備以下特征:
(1)社會危害性,即行為人通過作為或者不作為的行為對社會造成一定危害。
(2)刑事違法性,即犯罪行為應當是《刑法》中禁止的行為。
(3)應受刑罰懲罰性,即犯罪是依照《刑法》規定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
但是,行為人的危害行為雖屬于《刑法》規定禁止的行為,但情節顯著輕微,其社會危害尚未達到應當受刑罰處罰的程度,法律不認為是犯罪。
如何認定正當防衛
實施防衛行為的目的,必須是為了保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不法侵害。防衛目的的正當性,是正當防衛的首要條件。如果防衛目的不具有正當性,正當防衛則不能成立,例如聚眾斗毆中互相殺傷,由于均有侵害對方的意圖,故不存在正當防衛。
防衛行為必須針對不法侵害行為。沒有不法侵害行為,則無須實施正當防衛。正當防衛所針對的不法侵害主要是指對受法律保護的國家、公民一切合法權益的違法侵害的行為。行為人必須是對不法侵害行為才能實施正當防衛,對于合法行為不能實施正當防衛。如執法人員、逮捕犯罪嫌疑人或者搜查、扣押物品,是依法執行職務的行為,被拘留、逮捕的人或者第三人不能以其人身自由或者財產權益受到侵害為借口,實施正當防衛。
防衛行為必須是針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行為。這里所說的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行為,有兩層含義:一是不法侵害在客觀上確實存在的,而不是主觀想象的或者推測的;二是不法侵害必須是正在進行的,而不是尚未開始、已經停止或者實施終了的。
防衛必須針對實施不法侵害者本人。實行正當防衛,其目的是要排除和制止不法侵害,而不法侵害的行為來自侵害者,因此,要制止不法侵害只能對不法侵害者本人造成損害,不能侵害無關的第三者,包括侵害者的家屬。
正當防衛不能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的損害。根據《刑法》的規定,在一般情況下,正當防衛是有限度的,例如對一些并不嚴重的侵害行為,防衛人應當采取適當的、能夠制止不法侵害人的防衛行為。這種行動的強度和后果應以是否是防衛行為所必要的為限度。如果行為人的防衛行為超過了一定的限度,造成重大損害是要承擔一定的。因此在一般情況下,防衛不能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是公民實行正當防衛必須遵守的限度,超過這一限度防衛行為就由正當變為非法。只有在對一些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進行防衛的情況下,如對正在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等犯罪行為進行防衛,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也無須負刑事責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制止犯罪在哪些情況下是合法的”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刑法》的規定,在合理的限度內對犯罪行為進行制止造成犯罪嫌疑人身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承擔刑事責任。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安抗辯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1-02-09酒后駕車的法律責任和行政處罰
2020-12-12贈與房產不可要回的情形
2021-01-16法定扶養義務是幾年
2021-01-24手寫房屋放棄繼承書可以反悔嗎
2021-01-29農村建房的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8試用期的長短有什么限制
2020-11-21簽訂勞動合同要注意的九個事項
2020-12-23保險人未明確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無效
2020-11-20保險公估人承擔過錯賠償責任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6人身保險理賠難嗎
2021-01-21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應當承擔保險責任
2021-01-07車禍對方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07保險合同的要約形式是什么
2020-12-30保險理賠多久到賬
2021-02-14車輛自燃險有必要買嗎
2021-03-24我國法律有規定土地承包合同的除斥期間嗎
2021-01-05土地承包合同公示怎么寫
2021-01-27土地承包權到期應該如何處理
2021-03-12天津土地房屋轉讓土地出讓手續有哪些內容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