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對股東的合法權益的保護規定了諸多條款:
第四條規定,“公司股東作為出資者按投入公司的資本額享有所有者的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
第二十五條規定,“股東應當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所認繳的出資,應當向已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第三十二條規定,“股東有限查閱股東會議記錄和公司財務會計報告。”
第一百一十條規定,“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決議違反法律、行政法規,侵犯股東合法權益的,股東有限向人民法院提起要求停止該違法行為和侵害行為的訴訟。”
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應當按照公司章程規定的期限將財務會計報告送交各股東。”
從目前審判實踐看,股東為自己的合法權益而提起的訴訟主要有:
1、因知情權而提起的訴訟。即主要為實現第一百一十條規定的權利而提起訴訟。如1999年10月許某等14名股東共同出資50余萬元注冊成立子電子有限責任公司,其中許某出資共4萬余元,占總股本的8.7%。至2001年11月公司由14名股東變為9名股東,修改了章程。但到起訴時的兩年多的時間,公司未召開過全體股東大會,也沒有股東會記錄,公司也未向許某抄送過公司的財務會計報告。許某以公司侵犯其知情權為由起訴,要求查閱公司的所有股東會議記錄、公司財務報告、賬簿及公司章程。法院判決電子公司在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將前兩年的公司財務報告抄送許某,并在以后的每一個財務年度終了時,將審驗完畢后的財務報告自第二天起十五日內抄送一份給許某,并允許其查閱公司的賬簿。法院的判決是正確的。
2、要求未足額繳納出資人賠償的訴訟。這種訴訟主要發生在兩種情況下:一是在有限責任公司或者其他公司的出資人未足額出資而公司未能設立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
可能有一些費用的支出,足額出資者受到了損失,而未足額出資者或未出資者沒有受到損失。足額出資者起訴要求按比例或平均承擔損失。另一種情況是在對外承擔責任時,足額出資者承擔了連帶責任后,向未足額出資者起訴要求賠償自己承擔的連帶責任的部分。
3、要求董事會召開股東大會的起訴。董事會未按公司法的規定定期召開股東大會,在經過股東的請求后也不召開股東大會,起訴法院責令其召開股東大會。
4、股東起訴公司要求按股份分取紅利的起訴。公司在有利潤可分的情況下,應該按照公司法的規定分取紅利。如果公司不作為,股東可能起訴要求分取紅利。
5、股東為保護公司利益而產生的訴訟。前幾種訴訟都是股東為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而提起的訴訟。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股東的訴訟,雖然也包含著股東的利益但主要是保護整個公司的利益。如果前一種訴訟叫股東的直接訴訟的話,那么這種訴訟可以叫股東的派生訴訟。這兩種訴訟是有一定區別的。
一是兩種訴訟的出發點不同。直接訴訟是股東基于股權對其個人造成的侵害和損害提起訴訟;派生訴訟是中小股東對受大股東庇護而侵犯公司利益的管理層提起的訴訟。
二是提起訴訟的原因不同。直接訴訟一般是公司侵犯了股東的法定或約定的權利,派生訴訟常常是因董事或經理侵害了公司利益。
三是被告不同。前者直接以公司為被告,而后者以加害人為被告,公司應該處于原告地位,只是由于公司和侵害人有某種聯系貽于行使起訴的權利,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可能也為加害人辯護,而由法院責令公司提起訴訟。
四是訴訟形式不同。直接訴訟可以根據參加訴訟的原告數量采取普通訴訟,也可以采取集團訴訟形式;派生訴訟一般都采取集團訴訟形式。
五是訴訟費用的承擔不同。直接訴訟費用由起訴者先行墊付,敗訴由其個人承擔;派生訴訟由公司支付。
六是對訴訟權利的處分不同。直接訴訟原告可以自行處分訴權;派生訴訟一般為集團訴訟,因而原告股東進行和解或撤訴應由法院批準并向其他股東披露。
七是訴訟終止后的結果不同。在直接訴訟中個別股東提起訴訟后如訴訟終止,其他股東就相同和類似事項仍然可以提起訴訟;而在派生訴訟中,依照“一事不再理”的原則,一旦法院對該訴訟終止,就不能再就同一事項再提起派生訴訟了。
八是訴訟所得賠償的歸屬不同。直接訴訟所得賠償旭起訴的股東;而派生訴訟所得的賠償或補償歸公司所有。股東只是從整體上保護了自己的利益,一般不能直接獲得賠償或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級醫療事故賠償計算標準是多少
2020-12-15婚姻效力具有溯及力嗎
2021-01-20注冊商標保護期限是多久
2021-01-07定金與訂金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1-02-13用益物權有哪些特征
2021-02-03發生交通事故該如何認定責任
2020-12-27股東的個人財產和公司財產的區別
2020-11-11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意義是什么
2021-02-09光污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10建筑工程承包資質標準是什么
2020-11-09員工簽保密協議公司不給保密費怎么維權
2020-12-23身份證過期了簽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28勞務合同應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3員工曠工多久算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7適用期解決勞動關系是否有限制
2021-03-25高新技術產品研發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6投保人對被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合同無效嗎
2020-11-17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1-03-10未避讓斑馬線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