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稅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客體要件。逃稅罪的客體是指逃稅行為侵犯了我國的稅收征收管理秩序。
(2)客觀要件。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扣繳義務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行為。
(3)主體要件。本罪的犯罪主體包括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
(4)主觀要件。本罪的主觀要件是故意和過失。進行虛假納稅申報行為是在故意的心理狀態下進行的。不進行納稅申報一般也是故意的行為,有時也存在過失的可能,對于確因疏忽而沒有納稅申報,屬于漏稅,依法補繳即可,其行為不構成犯罪。因此,逃稅罪的的主觀要件一般是故意。
逃稅罪的認定
(1)合理確定逃稅數額及其比例。逃稅數額,是指在確定的納稅期間,不繳或者少繳各稅種稅款的總額。逃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比,是指一個納稅年度中的各稅種逃稅總額與該納稅年度應納稅總額的比例。不按納稅年度確定納稅期的其他納稅人,逃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比,按照行為人最后一次逃稅行為發生之日前一年中各稅種逃稅總額與該年納稅總額的比例確定。納稅義務存續期間不足一個納悅年度的,逃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比,按照各稅種逃稅總額與實際發生納稅義務期間應當繳納稅款總額的比例確定。逃稅行為跨越若干個納稅年度,只要其中一個納稅年度的逃稅數額及百分比達到刑法第20l條第1款規定的標準,即構成逃稅罪。各納稅年度的逃稅數額應當累計計算,逃稅百分比應當按照最高的百分比確定。
(2)正確區分逃稅與漏稅。漏稅,是指納稅單位或者個人屬于無意識而發生的漏繳或少繳稅款的行為,如由于不了解、不熟悉稅法規定和財務制度或因工作粗心大意,錯用稅率、漏報應稅項目,不計應稅數量、銷售金額和經營利潤等。漏稅行為不構成犯罪,它與逃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A、逃稅行為只能是故意實施的,而漏稅不是故意實施的。
B、逃稅行為表現為采取欺騙性、逃避性的非法手段不繳或者少繳稅款;而漏稅行為并沒有采取這種非法手段。
(3)對多次實施逃稅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根據有關司法解釋,“未經處理”,是指納稅人或者扣繳義務人在5年內多次實施逃稅行為,但每次逃稅數額均未達到刑法第201條規定的構成犯罪的數額標準,且未受行政處罰的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催繳通知書不執行會怎樣
2021-03-02公司惡意收購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2-18原攝影師控他人侵權走什么法律程序
2020-11-20合同簽了多久就生效
2021-02-02車禍二級傷殘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0-12-04內河船舶糾紛的管轄規定是什么
2021-01-21專門人民法院可以審理行政案件嗎
2020-12-18對公賬戶變更法人流程有哪些
2021-01-25學生被拐賣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7定期和終身壽險有什么區別
2020-11-14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0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可以有哪些
2020-11-17保險合同代理代理方需要承擔哪些法律義務
2020-11-18人壽保險出事故理賠嗎
2021-01-11被自己的汽車撞傷能否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21非營業車輛進行營業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免責?
2021-03-24孕婦摔傷為何不獲賠 保險公司以免責拒賠
2021-02-25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有哪些
2021-02-23保險受益人的變更有沒有期限要求
2021-02-07如何理解無過失責任險?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