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的刑事責任有特殊規定嗎
我國現行刑法規定了對精神病人、聾啞人與盲人的不負刑事責任或者從輕處理。根據《刑法》第18條的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而“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本條規定限于同時具有聾與啞的人,只聾不啞或只啞不聾的人不在此列,其他殘疾人犯罪的與正常人同樣負刑事責任。
較港澳臺刑法,秉承了中華刑法思想的精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具有敬老愛幼、扶弱助殘的傳統美德,就連以手段嚴厲著稱的刑罰,也注意到對殘疾人寬處的刑罰適用制度。現行《刑法》是在充分吸取中華刑法思想之精華的基礎上,對包括精神病人及聾啞人、盲人的刑事責任分別作出從寬處罰的規定。
較外國刑法,體現了刑法的人權保障功能。在我國,黨和政府歷來關心殘疾人事業,特別是隨著1990年12月《殘疾人保障法》的頒布施行,殘疾人事業得到蓬勃發展,發揚社會主義人道主義,關心、理解、愛護、幫助殘疾人,在我們的社會里已形成濃厚氛圍。與外國刑法相比較,我國《刑法》充分考慮到犯罪的精神殘疾人對自己行為所能負責的程度,將其區分為無、限制與有三種刑事責任能力,分別作出完全不負、減負與完全負刑事責任的規定,符合現代各國對精神病人刑事責任能力的科學劃分。
對各國刑法較少涉及的聾啞人的刑事責任也作出從寬處罰的規定實為各國刑法規定之罕見。我國《刑法》的上述規定充分體現了中國政府對殘疾人的人權的尊重和保障,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并有力地駁斥了西方個別國家借人權問題對中國的無理指責。
以上就是小編對該問題的回答,您有其他法律問題歡迎移步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盲人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0身份信息被盜用能報警處理嗎
2021-02-15外資企業注冊步驟是什么
2021-01-31房產抵押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08婚姻關系確認案件能否使用調解
2020-11-09室內裝修造成房間空氣污染承攬人應否賠償
2021-03-08怎樣做好訴訟前的準備
2020-12-25找車拉貨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9清潔工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5怎么做才能進行人才保密
2021-02-09試用期交押金合法嗎
2021-02-19試用期要交保險嗎
2021-02-11沒有勞動糾紛是否就沒有經濟糾紛
2021-02-08意外險如何報案
2021-02-28私家車保全險多少錢
2021-01-23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嗎
2021-03-04人身保險可以退保嗎
2020-12-12理賠金不因新標準變更 保險合同約定有效
2020-12-24意外死亡保險理賠的標準
2020-12-04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否再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