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手房交易過程中常見的陷阱有哪些?
1、房屋信息或存“陷阱”。真假房源信息傻傻分不清,一套房源在不同的門店有不同的價格;房屋的債權債務問題,尤其一些明顯低于市場價的房源,可能暗藏債權債務糾紛。另外,還有交易未成,先收取服務費、附加服務費等。
2、房屋權屬暗藏玄機。一張產證上可能會有幾個共有人,在實際交易時,有個別賣房者收取賣房定金,卻未獲得產權共有人的同意,導致交易不能進行,也不愿意退還定金。
3、貪小便宜帶來大麻煩。以低房價避稅,已經是二手房交易中的公開秘密。簽訂陰陽合同,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則屬于偷稅行為,需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簽訂“陰陽”兩份買賣合同也極易引起合同糾紛,導致交易雙方當事人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4、違約責任不明確。格式合同內容極不公平,體現在回避責任。一般都是規定買方和賣方的責任,而沒有中介公司的責任,嚴重違背合同要合理分配雙方權利義務的規定。一旦發生違約,利益受損方維權相對比較困難。
二、二手房交易過程中要注意什么?
市民因購買二手房而發生糾紛的案例屢見不鮮,糾紛原因多種多樣,究其根本是由于很多人缺乏防范風險的經驗和知識
(一)購買前要核實房屋產權三類信息
1、要核實房屋所有權人身份。購房者要選擇正規的房屋中介機構提供居間服務;通過居委會或物業公司了解房屋的基本信息或鄰里關系;聽取房屋出售人的陳述,查看其身份證、房產證、戶口簿的原件,必要時到相關部門核實證件真偽;購房者可以去房屋所在區縣房產交易中心核實房源真實性與產權清晰有無糾葛,核實房源掛牌面積真實性。
2、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權證的房屋,無法辦理過戶手續,謹慎購買。賣方可能在自己未取得產權證前就想出售,這時雖然可以簽訂合同,甚至可以交房,但這種房屋無法過戶,而原來預計取得產權證的時間未必真能按時取得,在此期間如果涉及政策變化,則會面臨較大的風險。因此,建議大家盡量不要購買這類房產。
3、要核實房產性質,確認是否可以上市交易、是否有額外費用。商品房正常上市交易沒有問題,但是經濟適用房等其他性質的房產,上市交易可能會有年限限制,有些性質的房產甚至限制交易,或者交易時要交額外的費用。這些建議到房產證的發證機關核實清楚,且核實時見原件,謹防不法分子用偽造的房產證、身份證進行詐騙,所以是到房管部門親自核實。
(二)購房時要核實房屋的基本情況
1、土地使用權的年限。一般的住宅的土地使用期限是70年,房子的房齡決定了剩余的土地使用權年限,對房價有影響。
2、房屋的面積。房屋的面積只能以產權證書上標明的面積為準,如果有自建房等情況,自建面積通常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3、房屋的基本情況要認真核實。要看裝修是否有破壞房屋主體結構的安全隱患,房屋的設施設備是否齊全。另外,可以在不同時間多次看房,觀察采光情況。可以找樓下住戶核實是否有漏水歷史。另外,比如說,房屋共有產權人不同意賣房,房屋內的家具和電器并未按約定移交,房屋拖欠物業管理費……部分購房者沒有相關經驗,未將這些細節列入合同附件,可能就會影響房屋過戶,給買房者帶來經濟損失。
(三)購房合同中要注意的最基本條款
在簽訂購房合同時,需要警惕合同中的文字陷阱:將容易發生的問題與中介方及賣方在合同中約定清楚,要對合同主體、權利保證、房屋價款、交易方式、違約責任、糾紛解決、簽訂日期等進行全面考慮;商量好分期付款的方式、時間、付款對象、違約責任等;買賣雙方的承諾和約定最好寫入合同的附加條款,避免簽訂“陰陽合同”。
在這里提醒廣大的購房者們,在進行二手房交易時,一定要注意保留好相關證據,多留一個心眼,避免在出現糾紛時,需要維權造成維權困難、維權無據可依的情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民能參加股東大會嗎
2021-02-06醫療事故等級與對應的殘疾賠償比例
2020-12-19勞動爭議去勞動局投訴有用嗎,勞動爭議怎么處理
2020-12-04專利申請的消極條件是什么
2020-12-04房屋定金糾紛的處理原則是什么
2021-01-30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問題
2021-01-01協議結婚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1下落不明三年的人已被宣告死亡了嗎
2021-01-02申請強制執行是否停止計算利息
2020-12-11空白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23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學生被拐賣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7為何用人單位不愿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2021-02-23離婚時的經濟補償 經濟補償數額的確定
2021-03-06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已過仲裁時效是否應當受理
2021-02-27人壽保險的保單現金價值可以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嗎
2021-01-04哪些屬于終身人壽險
2020-12-01平安意外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17產品責任險能否強制執行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