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留要遵循如下程序:
1.人民檢察院拘留犯罪嫌疑人應首先審查拘留對象是否符合上條件,是否可以用其他強制措施防止社會危害性發生。拘留犯罪嫌疑人由辦案人員提出意見,部門負責人審核,檢察長決定。
2.人民檢察院作出拘留決定后交由公安機關執行,必要的時候,人民檢察院可以協助公安機關執行。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異地執行拘留,應通知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應配合執行。
3.對犯罪嫌疑人拘留后,人民檢察院應當把拘留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在24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或者他的所在單位。因有礙偵查,不能在24小時內通知的,應當經檢察長批準,并將原因寫明附卷;無法通知的,應當向檢察長報告,并將原因寫明附卷。所謂有礙偵查,一般是指其犯罪同伙聞訊后,有逃跑,藏匿、毀滅或偽造證據可能的;犯罪同伙有待查證,而未采取相應措施的等。所謂無法通知,是指因客觀原因,如地震、水災造成交通中斷,或拘留人不講真實姓名、住址的,等等原因。人民檢察院對于被拘留的人應在24小時內進行訊問,發現有不應當拘留的情況,應及時報請原決定的負責人批準釋放,并制作撤銷強制措施決定書。對于依法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按照規定辦理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手續。需要逮捕的,依法辦理有關手續。
4.拘留的變更和解除。變更或者解除拘留的條件有:
(1)被拘留的人超過法定期限,又需要繼續偵查的,可以變更為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但是,變更時必須同時具備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三條或者第一百三十四條規定的條件。即對“需要逮捕而證據還不充足的”,或者“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才能變更為取保候審、監視居住。
(2)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認為人民檢察院對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羈押超過法定期限,有權向人民檢察院提出釋放犯罪嫌疑人或者變更拘留措施的要求,人民檢察院偵查部門應當在3日內審查完畢。經審查認為超過法定期限的,應當提出釋放犯罪嫌疑人或者變更拘留措施的意見,經檢察長批準后,通知公安機關執行;經審查認為未超過法定期限的,應書面答復申訴人。同時,偵查部門應當將審查結果書面通知本院監所檢察部門。
拘留條件
拘留,是人民檢察院在法定的緊急情況下,依法暫時限制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七十六條規定,對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決定拘留:
(1)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2)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既包括犯罪嫌疑人已經實施了這兩種行為,也包括有證據證明犯罪嫌疑人可能要實施這兩種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合同終止醫療有效期多久
2021-03-12制作并銷售盜版光碟侵犯的著作權嗎
2021-01-10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申請書怎么寫的
2021-01-29買斷工齡款離婚可以分割嗎
2021-02-03政府集資房是什么房
2021-02-02ETC欠費超30日將上報個人征信嗎
2020-11-11合同債權的法律界定是什么
2020-11-29哪些財產可以被繼承?
2021-02-05受賄刑事申訴狀模板
2021-01-28安置房拆遷有什么規定
2021-01-22房產以贈與的方式給家人如何繳稅
2020-11-27勞務合同依據的法律是什么
2021-01-01試用期離職拒不簽字怎么辦
2021-01-12此人身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4什么是人身保險
2021-02-07快速理賠定損金額不夠怎么辦,流程怎么走
2020-12-01當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15什么是兼業保險代理人
2021-01-30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的性質是怎么樣的
2020-12-01承包的林地可以建房嗎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