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公安機關依法決定和執行的刑事拘留,拘留的期限是法律分別規定的公安機關提請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的時間和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逮捕的時間的總和。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3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經縣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1日至4日。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經縣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30日。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7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犯罪嫌疑人,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人民檢察院對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10日內作出決定。在特殊情況下,決定逮捕的時間可以延長1日至4日。對于不需要逮捕的,應當立即釋放。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綜上所述,一般情況下,刑事訴訟拘留的期限最長為14日。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期限最長為37日。
根據公安部《規定》第110條規定,流竄作案,是指跨市、縣范圍連續作案,或者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市、縣繼續作案;多次作案,是指3次以上作案;結伙作案,是指2人以上共同作案。
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認為拘留超過法定期限的,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要求解除拘留。經審查情況屬實的,應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解除拘留。經審查未超過法定期限的,應當書面答復申請人。
公安機關依法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承辦單位填寫《呈請拘留報告書》,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簽發《拘留證》,然后由提請批準拘留的單位負責執行。
人民檢察院決定拘留的案件,應當由辦案人員提出意見,部門負責人審核,檢察長決定。決定拘留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將拘留的決定書送交公安機關,由公安機關負責執行。公安機關應當立即執行,人民檢察院可以協助公安機關執行。
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以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在決定拘留下列有特殊身份的人員時,需要報請有關部門批準或者備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包含地上附作物和青苗嗎
2020-11-30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有什么
2021-03-08法院是否可以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
2020-11-12離婚中的精神損害賠償
2021-02-21擔保可以采用哪幾種方式,簽訂擔保合同時要注意什么
2020-11-14爭議存在時是否可暫緩履行合同
2020-11-25已登記的地役權首次登記需要的材料
2020-11-26不賠錢解雇員工的方法
2020-11-30勞務合同人身損害是否給予賠償
2021-03-11工傷和意外險的醫療費怎么樣賠償
2021-01-22剎車失靈乘車人跳車受傷交強險怎么賠償
2021-03-03影響出口產品責任險費率的因素有哪些
2020-11-26怎么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1再保險合同業務有哪些
2020-12-13保險合同的除斥期間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1-02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保險公司能否拒賠改裝機動車
2021-01-01土地轉讓期限是多久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