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不同意取保候審被告可以取保候審嗎
答案是可以的,但需要滿足需要的取保候審條件才可以。
哪些人有權申請取保候審
《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明文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有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收到申請后,應當在三日以內作出決定;不同意變更強制措施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并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這是一項授權性規定,也是一項排他性規定,這一規定即將申請取保候審的主體資格授予給了已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以及辯護人。
“法定代理人”就是指依法代理被代理人從事某種行為的人。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
“近親屬”則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32條規定,辯護人的范圍包括:律師;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也可以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作他的辯護人。
如何申請取保候審
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和律師申請取保候審應當采用書面形式。
有權決定的機關應當在收到書面申請后7日以內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復。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并且提出了保證人或者能夠交納保證金的,公安、司法機關應當同意并依法辦理取保候審手續;對不符合取保候審法定條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審不同意取保候審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并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申請取保候審的權利。而且獲得取保候審,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自己洗脫犯罪嫌疑有重大幫助。不過司法實踐中,很多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在準備申請材料時,不清楚司法機關的審查重點,在申請書中一味的強調犯罪嫌疑人無罪的可能性,最后導致申請不能獲得司法機關的批準。如果大家對于這個問題還有什么疑惑,我們有專業刑事辯護律師為您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會決議需要多少股東通過
2021-03-17掛靠在買賣合同是否有效嗎
2020-12-08什么是假釋?假釋的條件是什么?假釋的考驗期多長
2021-02-26非法集資是什么意思
2020-12-28借款到期前保證人去世,繼承人要承擔保證責任嗎
2020-12-15轉按揭貸款需要交錢嗎
2021-03-2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10“假結婚”與“假離婚”有哪些法律風險
2020-11-26交通事故鑒定書
2021-01-03個人婚前財產的證據如何保存
2021-02-19怎樣確定婚內債務各自承擔
2020-11-26公司注銷勞動合同是否自動終止
2020-12-28勞務派遣行政許可企業公示制度是什么
2021-03-07個人所得稅沒有繳納稅務局會如何處罰
2021-01-20拖欠農民工工資單位沒錢怎么辦
2021-03-10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8保險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2021-02-20100萬三者險撞死人賠多少
2020-11-30全責方撤案我如何理賠
2021-01-10保險單丟了能理賠嗎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