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13個月是不是已經超過法定期限了
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取保候審13個月的,已經超過了法定的期限,取保候審法定的期限是12個月,取保候審到期的應該解除或者變更強制措施。
第七十九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哪些人可以申請取保候審
現行《刑事訴訟法》已經對申請取保候審的人員資格問題,已經有非常明確的規定,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申請取保候審。
通常情況下,都是由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向公安機關申請取保候審的,這樣方便提供保證金和保證人,與犯罪嫌疑人自己申請取保候審相比,成功率也高一些。
同時,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具體的人員包括以下兩方面:
(1)法定代理人,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
(2)近親屬,則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所以,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羈押的,除了自己可以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法院,申請取保候審外,其父母子女、兄弟子女同樣可以提出申請。
那么律師能不能代為申請取保候審呢
當然是可以的,這樣律師的工作之一。只是在實踐中各地的做法存在不一致,有的地方允許,有的地方不允許。事實上,律師代為取保候審是法律賦予律師的權利,司法機關不得以律師申請為由而直接不受理或拒絕取保候審,否則程序違法。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取保候審13個月的,已經超過了法定的期限,取保候審法定的期限是12個月,取保候審到期的應該解除或者變更強制措施。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國有多少家仲裁機構
2021-01-22權利質押的法定原則是什么
2021-02-11行政法制監督是由哪幾部分構成的
2020-12-02商標侵權糾紛損害賠償該怎么算
2020-11-19交通事故自己車輛受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1沒有借條怎么起訴呢
2020-11-27交通事故賠償款對方不給怎么辦
2021-01-12如何防止二手房中介亂收費
2020-11-30取得房產證后購房合同還有效力嗎
2020-12-09房屋產權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0什么是哺乳期?女職工在哺乳期享受哪些特殊勞動保護?
2021-02-20經營性停產勞動關系是否延續
2020-11-22雇傭關系受傷怎么賠
2020-12-11保險索賠時間不可過長
2021-01-07車輛被炸可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26女朋友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的受益人嗎
2021-02-05車子沒買保險被撞了怎樣索賠
2020-11-08保險欺詐全方位解析
2020-12-30指定代理
2021-03-11買保險的六條準則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