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詢:
不宜提起行政訴訟的不作為行政行為有哪些?
律師回答:
第一種表現是最初應作為的行政機關積極作為,就某事件作出,特定相對人不服,申請復議機關復議,復議機關逾期不復議的不作為行政行為。對復議機關不復議的不作為行政行為,特定相對人不宜向法院提起訴訟,而只能對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的作為行為提起訴訟,通過訴訟直接解決行政爭議。如果允許相對人對復議機關的不作為行政行為提起訴訟,勢必增加訴訟,增加解決行政爭議的訴訟環節,給法院、行政機關和相對人增加不必要的訴訟負擔,使行政爭議陷冗入長的訴訟中。
第二種表現是最初應當作為的行政機關不作為,特定相對人不服,申請復議機關復議,復議機關作出了具有實體內容意義的復議決定,應當對復議機關的復議決定提起訴訟,而對最初應當作為的行政機關的不作為行政行為不宜提起訴訟。因為復議機關的復議決定具有實體內容,對相對人的權利和義務產生了直接影響,且否定了最初應當作為的行政機關的不作為行政行為,可視為改變了原具體行政行為。
相關法律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有關內容的規定
第十七條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八條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九條因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條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案件,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最先收到起訴狀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一條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于自己管轄時,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不得自行移送。
第二十二條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人民法院對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報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第二十三條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判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也可以把自己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移交下級人民法院審判。
下級人民法院對其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的緊急措施有哪些
2020-11-15父母尚未喪失勞動能力可以分割兒子死亡賠償金嗎
2021-01-07農村房屋贈與無協議書有效嗎
2021-02-23工傷可以申請仲裁解除無無期有賠償嗎失業金能不能拿到
2020-12-18單位不服勞動仲裁后向法院起訴,法院會受理嗎
2020-12-18反擔保合同適用法律情形有哪幾種情況
2021-03-12夫妻離異后房產出售要交哪些稅
2020-12-03入職要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0-12-27同行業財務崗位有競業限制嗎
2020-12-29什么情形適用于勞務合同
2021-01-01現金價值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24旅游意外傷害險定義
2020-11-21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三)
2021-02-20公眾責任險缺失 誰來為商家“保險”?
2020-12-02《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中罰款5至30萬的情形
2021-01-25交通事故誤工費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6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三條是怎樣的
2021-03-24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
2020-11-15土地轉讓收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3拆遷安置房七八年沒交房,該如何維權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