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在我國,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責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保證隨傳隨到的強制措施。
執行取保候審的派出所應當指定專人負責對被取保候審人進行監督考察,并將取保候審的執行情況報告所屬縣級公安機關通知決定取保候審的人民檢察院。
人民檢察院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案件,在執行期間,被取保候審人有正當理由需要離開所居住的市、縣的,負責執行的派出所應當及時報告所屬縣級公安機關,由該縣級公安機關征得決定取保候審的人民檢察院同意后批準。
人民檢察院決定對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證人擔保形式取保候審的,如果保證人在取保候審期間不愿繼續擔保或者喪失擔保條件,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收到保證人不愿繼續擔保的申請或者發現其喪失擔保條件后的三日以內,責令犯罪嫌疑人重新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或者變更為其他強制措施,并通知公安機關執行。
公安機關在執行期間收到保證人不愿繼續擔保的申請或者發現其喪失擔保條件的,應當在三日以內通知作出決定的人民檢察院。
人民檢察院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案件,被取保候審人、保證人違反應當遵守的規定的,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決定沒收保證金、對保證人罰款,并在執行后三日以內將執行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接到通知后五日以內,區別情形,責令犯罪嫌疑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提出保證人或者監視居住、予以逮捕。
人民檢察院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案件,取保候審期限屆滿十五日前,負責執行的公安機關應當通知作出決定的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應當在取保候審期限屆滿前,作出解除取保候審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并通知公安機關執行。
人民檢察院決定對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證金擔保方式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沒有違反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規定,也沒有故意重新犯罪的,人民檢察院解除取保候審時,應當通知公安機關退還保證金。
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案件,犯罪嫌疑人違反應當遵守的規定,情節嚴重的,公安機關應當依法提請批準逮捕。人民檢察院應當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的規定審查批準逮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拆程序違法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15域名糾紛需要如何處理
2020-12-04商標被搶注如何提出商標異議
2021-03-09請求協助送達出庭傳票的,有期限限制嗎
2020-11-19拆遷款遺產繼承法院怎么判
2021-02-15修高速公路占農戶住房怎么賠償
2020-11-20勞動合同無效影響工資支付嗎
2020-12-26農民工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進行投訴舉報?
2021-02-03勞務派遣職業病如何認定
2021-01-25買兒童保險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0-12-07保險理賠流程介紹
2020-12-17快速理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06公眾責任險評估的主要內容
2020-12-24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06農村機動地有什么用途
2021-03-03房屋拆遷起訴期限是多久
2020-12-07新農村建設拆遷補償時,是按面積補償還是人口補償
2020-12-07拆遷補償標準早已定好,被拆遷人還有反對的機會嗎
2021-03-07誰有資格拆除違建
2021-02-09太原市集體企業拆遷補償包括哪些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