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行政訴訟;舉證責任;分擔規則。
引言
舉證責任最早出現在羅馬法中,現已發展成為各國訴訟法中一項重要的法律制度。但各國對舉證責任的概念的定義卻各有不同。英美法系的學者認為它是指“當事人為證明其主張,所承擔的提出證據的責任以及所承擔的說服責任。”英美法系的學者認為舉證責任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提供證據的責任二是說服責任。即提出的證據及證據組合,有多大的證明力度,能否支持其訴訟主張。其他法系的學者認為行政訴訟舉證責任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提出證據的責任,這和英美法系的學者觀點相同。另一方面是結果責任,結果責任要求當事人必須承擔對自己不利的后果。
我國的立法中過去并未直接使用過舉證責任這一概念,《行政訴訟法》第一次出現了舉證責任這一概念。指在行政訴訟中,當事人應舉出證據證明自己的主張,否則,將承擔敗訴風險及不利后果的制度。我國行政訴訟舉證責任是一種將舉證與訴訟后果直接聯系起來的制度。
一、我國行政訴訟舉證責任分擔規則
(一)、我國行政訴訟舉證責任分擔規則
由于我國行政訴訟法起步較晚,許多理論都是從民事訴訟法中來的。有的學者認為行政訴訟舉證責任仍應沿用民事訴訟中的“誰主張,誰舉證”分擔規則。如果行政訴訟舉證責任照搬民事訴訟中的“誰主張,誰舉證”規則,那么,只要“當事人提出某種訴訟主張,就有舉證責任。當事人提出訴訟主張,但是提不出證據,或證據之證明力度不夠,通常來說,當事人多半敗訴。即當事人多半或肯定敗訴。”
我國《行政訴訟法》第32條被告對做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做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的規定,是對舉證責任分擔的規定,即在行政訴訟中舉證責任是由被訴的行政機關承擔的,被告應舉出做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所依據的事實和規范性文件,以證明其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我國現行的行政訴訟法舉證責任分擔有其特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訴轉自訴案件是什么意思,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3-24合同保證金能否在貨款中扣除
2021-02-24超出了借條的訴訟時效該該怎么做
2021-01-01案件終審是否還可以救濟
2021-03-13肇事逃逸是交警判定嗎
2021-01-28醫療服務合同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2020-12-12醉駕撞車不賠償怎么辦
2021-02-21工廠集資房屬什么性質
2020-11-12集資房新房出售有什么問題
2021-03-19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24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不受限制的特殊情況
2021-03-02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如何區別
2021-01-11勞務派遣終止是否勞動關系終止
2021-03-16勞務外包需要行政許可嗎
2021-03-05對外承包工程能否對外派遣勞務
2021-01-07職工因工致殘如何調崗
2020-11-16離婚訴訟中人壽保險的價值怎樣確定
2021-02-062020年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0-12-31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3-10保險公司最多可以賠償的費用是多少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