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還有許多規定體現了保護弱者的思想。如原告確有證據證明被告持有的證據對原告有利,但被告無正當事由拒不提供的,法院就可以推定原告的主張成立。法院不得為證明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而調取被告當時未收集的證據,這就要求行為機關在作出行政行為的當時就必須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也防止出現法院與行政機關共同審原告的現象。明確規定被告不到庭而缺席判決的,被告提供的證據將不作為定案的依據,除非是當事人在庭前交換證據中沒有爭議的證據,這樣規定將進一步督促行政機關履行出庭義務。
二、嚴格舉證期限證據規則規定,行政機關的舉證期限為10天,從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計算。被告不僅要在此期間內提供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全部證據,而且還要提供其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如果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就要被視為具體行政行為沒有相應的證據。
在行政訴訟中,原告方也有舉證期限的規定。原告要在開庭前或者法院指定的交換證據之日提供證據,逾期舉證將視為放棄舉證權利。同時也規定原告在一審程序中未提供證據,而到留到二審法院再提供且無正當事由的,法院將不予接納,主要是為了防止當事人搞“訴訟突襲”。所以,有證據還是及早出示,免得“過期作廢”。
三、司法認知問題繼民事證據規則確定了司法認知制度之后,在行政訴訟證據規則中對此也進行了明確。規定了無須當事人舉證的五種事實,包括眾所周知的事實、自然規律及定理、按照法律規定推定的事實、已經依法證明的事實、根據日常生活經驗法則推定的事實,但當事人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不包括自然規律及定理)。比如已經被法院判決書確認的事實,當事人就無需再提供證據對判決書確認的事實加以證明。
四、關于證人證言的新規定證據規則賦予證人作證的義務,規定凡是知道案件事實的人都有出庭作證的義務,證人出庭作證應出示身份證件。并加強對證人的保護,這是迄今為止關于證人保護最具體的一部法律規范。明確證人及其近親屬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受法律保護,法院應當對證人、鑒定人的住址和聯系方式予以保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業貸款交納哪些稅費
2020-12-27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2021-02-13擔保法施行前約定保證期限至主債務全部清償后終止的債權人如何向
2021-02-22女職工哺乳期能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25裝修工程預定合同簽字有效嗎
2021-03-15主債權還沒成立,擔保合同還成立嗎
2021-01-13網賭立案后會怎么處理
2021-02-27勞動關系轉移到異地保險怎么轉移
2020-12-01人身意外傷害險知識詳解
2020-12-31無證駕駛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傷能否獲得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4保險人在多少天內可以全額退款
2020-12-09三七責任事故如何理賠
2020-12-05保險代位追償權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3-21車在收費停車場被劃怎么索賠呢
2020-12-22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個人代理人保險代理合同樣本
2020-12-25農村拆遷賠償條款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2020-12-23離婚拆遷補償如何分割
2021-03-20無證房拆遷后可以辦房產證嗎
2020-12-24農村拆遷安置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
2021-02-13公房拆遷中拆遷人慣用的伎倆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