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據:是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證據問題是訴訟的核心問題,全部訴訟活動實際上都是圍繞證據的搜集和運用進行。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應當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證據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人民法院核對無異的復制件或者復制品。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證據系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形成的,該證據應當經所在國公證機關予以證明,并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予以認證,或者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該所在國訂立的有關條約中規定的證明手續。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證據是在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形成的,應當履行相關的證明手續。當事人向人民工法院提供外文書證或者外文說明資料,應當附有中文譯本。當事人應當對其提交的證據材料逐一分類編號,對證據材料的來源、證明對象和內容作簡要說明,簽名蓋章,注明提交日期,并依照對方當事人人數提出副本。人民法院收致電當事人提交的證據材料,應當出具收據,注明證據的名稱、份數和頁數以及收到的時間,由經辦人員簽名或者蓋章。被告應當在答辯期屆滿前提出書面答辯、闡明其對原告訴訟請求及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的意見。對雙方當事人無爭議但涉及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事實,人民法院可以責令當事人提供有關證據。
1、眾所周知的事實。
指的是在一定范圍內為人們所知曉的事實。
2、自然規律或定理。
自然規律是指客觀事物在特定條件下所發生的本質聯系和必然趨勢的反映。如石頭的風化。
定理是指在科學上于特定的條件下已被反復證明屬于一定變化過程的必然聯系。如幾何定理。
3、推定的事實。
是指法院根據已知的事實,利用日常生活經驗法則或者法律規定,而作出的事實概然性的推斷。
當然,如果當事人有其他證據證明推定不能成立的,推定無效。
4、已為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認的事實。
指法院的生效裁決就某些事實問題作出過認定的,不需要再提供證據證明。
當然,如果當事人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法律認定的除外。
5、已為仲裁機構的生效裁決所確認的事實。
效果同上。
6、已為有效公證文書所證明的事實。
效果同上。
7、自認的事實。
指的是,當事一方提出的事實,另一方當事人表示認可的,不再需要提供證據證明。
如果大家還有其他提供證據的法律疑問,不妨來律霸網找尋專業律師具體解答一下,律師才能幫助到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包攬合同人身侵權怎么賠償
2020-11-27可以提出專利異議的理由
2020-11-09如何獲得商標的商標權
2021-01-23車禍私了要去交警隊簽什么協議
2020-12-22填寫支票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11取保候審是犯罪情節輕的嗎
2020-12-03經偵大隊的傳喚方式
2021-03-20買房子沒有土地證有什么后果
2020-11-18生而不養的父母,可以不贍養嗎
2021-01-10孩子臉部在商場受傷誰負責
2020-11-09與中介公司簽約如何避免糾紛
2021-01-16買方賣方仍應支付中介費嗎
2020-11-29民事訴訟法對于公益訴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3勞動關系發生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06試用期之間離職公司不批怎么辦
2021-01-29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保險合同當事人解決合同爭議的方式有哪些
2021-01-29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2-29用假手續取得保險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03買賣汽車未付款致人傷殘賠償義務主體的認定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