賠償時應考慮的幾項因素
《條例》第49條規定,,應當考慮下列因素,確定具體賠償數額:(1)醫療事故等級;(2)醫療過失行為在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中的責任程度;(3)醫療事故損害后果與患者原有疾病狀況之間的關系。現對上述幾項考慮因素加以簡要分析。
(一)醫療事故等級
筆者認為,醫療事故等級本身對于賠償數額的計算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因為損害賠償數額應按受害人遭受的實際損害后果進行計算。但是,由于醫療事故等級與患者傷殘等級存在對應關系,因此該條規定實際是指按患者的傷殘程度進行賠償(一級甲等及四級醫療事故除外)。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并非醫療事故等級愈高賠償額愈高,二級醫療事故的賠償額有時會遠遠高于一級醫療事故。例如,因延誤手術時機導致小兒患者90%以上的小腸壞死而形成短腸綜合征,醫學會鑒定為二級甲等醫療事故。因患者無法正常進食,故需要長期給予腸外營養。該項營養費按每日200~300元計算至70歲(平均預期壽命),其數額可以達到人們以往難以想像的數百萬元天文數字,且此類判決已在我國部分地方法院出現。
(二)過失責任程度與疾病參與度
過失責任程度,是指在導致醫療事故損害結果發生的諸多因素中,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的過失行為所占的比例,其理論依據在于許多醫療結果的發生是多種因素所導致,即人們常說的“多因一果”或“多因多果”。如果不考慮這一因素而要求醫療機構承擔全部損害后果的責任是不公平的。
疾病參與度,法醫學界又稱為“損傷參與度”,是指醫療事故造成的損害后果與患者自身疾病共同存在的情況下,前者在患者目前疾病狀態中的介入程度,有人又稱為原因力的大小。研究疾病參與度的主要意義,在于當確定醫療事故賠償額時,應充分注意到患者原發疾病對目前疾病狀況的影響。
過失責任程度與疾病參與度是兩個緊密聯系的概念,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過失責任程度主要是從醫務人員的醫療過失的角度確定其應承擔的責任大小;疾病參與度是從患者的角度研究其應獲得的賠償額。正是由于兩者之間存在的這一關系,因此在確定賠償額時應將兩者同時加以考慮。
為此,《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第36條規定,專家鑒定組應當綜合分析醫療過失行為在導致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狀況等因素,判定醫療過失行為的責任程度。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分為:(1)完全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2)主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3)次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4)輕微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四種責任程度劃分僅僅是定性,而沒有完全解決定量的問題,即具體應承擔多少比例的責任。有人認為,主要責任應承擔60%~90%,次要責任承擔20%~40%,輕微責任承擔比例不超過10%。筆者同意這一觀點。
(三)醫療事故賠償計算時的幾個參照系
詳細研讀《條例》第50條,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哪一項賠償,在考慮以上列舉的2個因素的同時,還涉及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賠償計算的參照系,即確定了患者的醫療事故等級、醫療機構的責任之后,應該依據什么樣的標準來計算賠償額。
《條例》第50條共涉及3個參照系,即: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不同的賠償項目,在計算時應參照不同的參照系。具體分述如下:
1.誤工費、陪護費的計算,以“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為參照系。即: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于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患者住院期間需要專人陪護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收據原件丟失,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3殘疾賠償金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1強制執行申請書
2021-02-16追索權發生地有管轄權嗎
2021-03-02申請回避是指什么
2020-11-14當一方堅決不離婚時,法院怎么判定是否離婚離婚
2020-12-16道路交通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9委托擔保合同
2020-11-26實名購房有什么作用
2020-11-23違法解除合同賠償金如何算
2021-03-03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車險理賠技巧
2021-03-08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能否約定損失賠償條款
2020-11-10重復保險怎么賠
2020-12-25保險合同違約的類型
2021-01-15無責不定損保險怎么理賠
2021-01-28繳存保證金是什么意思
2020-11-13投保人參保了意外傷害險,摔傷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7財產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1-02-24事先未出示條款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