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患者在起訴時應注意是否超過了訴訟時效
按照民法通則第136條第二款的規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患者應當在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犯時起一年內向醫院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超出訴訟時效后就會失去法律的保護,法院會作出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的裁判。
二、醫患雙方的舉證責任不同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民事訴訟證據規則若干規定的規定,醫患糾紛的證據責任分配是責任倒置,具體而言,患者在起訴時應提交在醫院就診治療、遭受損失的事實及具體數額等相關證據材料,而醫院需承擔證明自己在對患者提供醫療服務過程中不存在過錯或過失的充分證據,否則,醫院就需承擔對患者造成經濟損失及精神損害的賠償責任。
三、應選擇最恰當的法律、法規及有針對性的證據,以支持自己的主張和保護自己的權利
這是因為同一醫患糾紛可能發生法律競合的問題,但依據不同的法律規定,其法律責任可能有較大區別,關鍵是看哪一部法律、法規,哪一具體法律條款對自己更有利。訴訟中應圍繞核心問題進行舉證、質證,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遭遇套路貸到哪里報警
2021-03-04婚前財產子女繼承公證書怎么立
2021-02-27勞動爭議調解不成有哪些情況?
2020-12-30團體意外險期限是多久
2021-03-02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旅游意外險怎么賠付
2021-02-18人身保險合同怎么寫
2020-12-15超出駕證允許范圍駕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向司機追償
2020-11-24車禍理賠和法院判決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1汽車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08互聯網保險是什么
2020-12-23死亡保險中被保險人自殺會有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2-08201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修改草案都有哪些增改
2021-03-03責任準備金
2020-11-24購買人壽保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5怎樣選擇理想的保險公司?
2021-01-24未經批準的劃撥土地轉讓有效嗎
2020-12-09城市房屋拆遷補償不合理怎么維權
2021-01-19拆遷安置房如何選擇比較好
2021-03-15賓館拆遷,拆遷辦要求停業半年,這半年的損失拆遷方補償嗎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