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隱名股東轉為實名股東應該怎樣辦理
應是直接適用《公司法》第71條第2款之對外轉讓股權規則,首先須名義股東與實際出資人間達成股權轉讓合意,進而才能談得上其他股東的同意問題,其他股東的同意才有意義。唯有如此,方能貫徹名義股東是公司真正且合法股東的立場。僅僅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不能代替顯名股東做出處分意思、處分行為,隱名股東不得自行主導公司變更股權登記,畢竟顯名股東雖然名為“顯名”,但“顯名”這個定語并不會對其股東權利本身有任何限制,他擁有完整的股東權利,隱名投資關系僅作用于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之間,隱名股東不得為無權處分。
《公司法解釋(三)》第25條第3款規定:“實際出資人未經公司其他股東半數以上同意,請求公司變更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記載于股東名冊、記載于公司章程并辦理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焙苊黠@,從立法邏輯上看,該款參照股權對外轉讓的思路,來規制實際出資人“轉化”成為公司股東的路徑,換句話說,隱名股東的“轉正”途徑是股權對外轉讓。
在《公司法》第71條第2款之股東對外轉讓股權中,“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這一要件,該要件本質上是對股東轉讓其股權的處分權的一種限制。在該要件未達成時,因處分權受有限制,其股權轉讓行為不發生效力;反之,一旦獲得其他股東過半數之同意,該處分權限制即歸消滅,不再成為股權轉讓行為的效力障礙。但是,股權轉讓行為是否最終生效,仍須取決于該處分行為的構成要件以及其他效力要件是否充足。一旦允許對該款采反對解釋,即當“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時,便可使實際出資人成為公司股東,那也就意味著根本不需要股東股權轉讓行為之構成,在結果上看,違背了第71條第2款股東股權對外轉讓的邏輯,股東無實質權利轉讓行為卻能使權利發生轉讓。
我國的公司法規定,公司在成立時相關隱名股東應出具相應的資金,用于公司的注冊和運營所用。與這類公司的顯名股東簽訂股權協議。但在公司成立后相關的公司管理和運營,隱名股東不得參與,由這類公司的顯名股東進行辦理。
隱名股東如何退出投資
隱名股東轉讓股權協議書怎么寫?
隱名股東作為債務人,隱名股東的債權人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能取出公司里的錢嗎
2021-02-18對工傷鑒定結果有懷疑怎么辦
2021-01-31交通事故認定要花的時間是多久
2021-01-16交通事故復核有什么后果
2021-01-31離婚財產
2020-12-14能否追索以前未履行的贍養費
2021-03-26什么是級別管轄權
2021-03-15網絡侵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0-12-10房產證是夫妻名字抵押貸款需要兩人簽字嗎
2021-01-13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有哪些職責
2020-11-10物權法(草案)名詞解釋-----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1-20農村拆遷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1-02-20什么是回購房
2021-02-20訴訟期間未申請財產保全,車輛可以過戶嗎
2020-12-23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怎么補償
2021-02-13產品責任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19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主要義務
2021-03-09獨居老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如何理賠
2021-03-07被謀殺未指定受益人 百萬理賠金何去何從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