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出資股東撤資規定是什么?
未出資股東撤資規定是未出資股東是可以撤銷其股東資格的,股東會決議解除股東資格,應當符合三個要件:
第一,股東具有未出資或抽逃全部出資的情形,未完全履行出資義務和抽逃部分出資不應包括在內;
第二,公司給予該股東補正機會,即應當催告該股東在合理期間內繳納或者返還出資;
第三,公司應當依法召開股東會,作出股東會決議,如果章程沒有特別規定,經代表1/2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
二、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
第十七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未履行出資義務或者抽逃全部出資,經公司催告繳納或者返還,其在合理期間內仍未繳納或者返還出資,公司以股東會決議解除該股東的股東資格,該股東請求確認該解除行為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在前款規定的情形下,人民法院在判決時應當釋明,公司應當及時辦理法定減資程序或者由其他股東或者第三人繳納相應的出資。在辦理法定減資程序或者其他股東或者第三人繳納相應的出資之前,公司債權人依照本規定第十三條或者第十四條請求相關當事人承擔相應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新《公司法》頒布實施后,放寬了對注冊資本的要求,以授權資本制代替法定資本制,極大的繁榮了市場經濟。雖然公司注冊時不再對公司注冊資本進行驗資,也無需股東實際繳納出資,但并不意味著股東出資可以一直不到位。股東各方在設立公司時,可以在公司章程中對繳納出資的時間、數額及未按期足額繳納應向公司承擔的賠償責任等作出明確規定,但無法避免出現沒有繳納出資卻是公司股東、沒有足額繳納出資卻享受足額繳納股東權利的不公平現象。
當代社會由于我們國家對于股東出資的要求并不是那么的嚴格,只需要進行認繳,而無需實際的進行金錢的處置,這就會造成有一些股東遲遲不繳納自己應出的那個部分的資產,在該種情況之下,股東通過股東大會決議是可以撤銷他的資格的,但是必須要給他改正機會。
股東退股后如何清算
公司倒閉誰的責任?是追究法人代表還是股東?
一起以審判實踐對股東出資原則作出回答的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辯護詞范文
2020-12-27股權轉讓協議主要有哪些內容
2021-01-21引起效力待定的原因是什么
2020-11-08女方扔下哺乳期孩子違法嗎
2021-02-09效力待定合同中相對人有催告權嗎
2021-02-12公司可以用私人賬戶付公款嗎
2021-03-04合同糾紛是否能提起侵權之訴
2021-02-03怎樣做好訴訟前的準備
2020-12-25學生死在學校,學校有沒有責任
2020-11-10按份共有房產已過戶可以贈與嗎
2021-01-23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定條件是什么
2021-01-29合同還沒到期辭職了合同會解除嗎
2021-03-17團體意外險可以稅前扣除嗎
2020-11-13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購車險小心“高投低賠”
2020-12-17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保監會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還審理嗎
2021-01-23管理保險公司正式申請設立的機構是哪個
2021-03-03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1-02-02保險公司拒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