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公司法人的責任有哪些?
1、按承擔勞動法責任的主體分類,可以分為法人責任與個人責任。法人責任是由法人對其違法行為承擔的法律責任。法人是社會組織,它不同于公民。
2、個人責任是由法人工作人員或法人代理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法人承擔了責任后,并不免除法人的工作人員依據勞動法所應承擔的個人責任。既追究法人責任,也追究個人責任可以稱之為兩罰制,這是各國勞動法的通例。個人責任有兩種承擔形式:第一種形式是由法人對勞動者承擔全部責任后,有權向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工作人員追償,這種形式可以說是一種內部責任;第二種形式是由法人與個人并列地承擔責任,可以說個人直接承擔外部責任。我國勞動法對這兩類責任都有規定。
3、法人責任與內部個人責任的關系。法人在承擔責任后,對個人追償的目的主要是對有過失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工作人員進行懲戒,因而一般不適用全部追償原則。前蘇聯勞動法典對勞動組織向勞動者的個人追償作了限制,明確規定不適用全部追償原則。我國在《企業職工獎懲條例》中也有規定。符合該《條例》兩種情況之一的,個人承擔賠償責任,其中包括玩忽職守、違章指揮造成事故,使人民生命財產遭受損失。當然也包括了由于事故致使勞動者受到傷害,法人所需承擔的賠償責任。在法人賠償后,轉而可向有責任的個人求償。“賠償經濟損失的金額,由企業根據情況確定,從職工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金額一般不要超過本人月標準工資的百分之二十。如果能夠迅速改正錯誤,表現良好的,賠償金額可以酌情減少。”
4、法人責任與外部個人責任的關系:
(1)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對其職務行為是否承擔個人責任,以其在履行職務時有無過失為依據。只有有過失的,個人才可能承擔責任。
(2)違約責任只能由法人承擔,而不由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承擔。法律上所謂責任不僅以義務存在為前提,而且是在義務人不履行義務時才發生,因此,義務范圍和責任范圍是有聯系的。無論是勞動合同還是集體合同總是以法人的名義簽訂的,只能由法人來承擔義務以及由此發生的法律責任。
(3)法有明文規定的情況下個人才承擔外部責任。依我國勞動法規定,只有對勞動者造成嚴重的人身侵害,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才直接承擔個人責任。
二、法人代表的責任和義務
(一)責任和義務
1、企業的法人代表在不同的場合要承擔不同的法律責任,種類多樣。譬如,在代表該企業的場合,其個人簽名即導致企業承擔責任的后果;如果企業破產并負有個人責任,法人代表會受到將來再辦企業時的諸多限制;如果企業觸犯了有關法律的規定,可能法人代表的人身會受到限制,例如拒不執行法院判決法人代表被拘留;法人犯罪,法定代表人會受刑事處分,等等,以上只是列舉,不完全。
2、該法人如無成立上的缺陷(譬如出資瑕疵),其虧損責任應由法人自己承擔,既不是股東也不是法人代表。當然如果是國有企業,法人代表如有失職行為,嚴重程度達到刑法追究的程度或應給予行政處分時除外;
3、個人獨資的法人,只要能分清法人財產與個人財產,亦不需法人代表承擔民事責任。有限公司形式的法人在負債時,由公司以全部財產承擔,不需股東個人承擔,成立時有出資瑕疵的情形除外。
(二)發生矛盾糾紛時
公司的法人代表是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成為法人代表后,其自然人格即被法人吸收,其以法人代表的身份進行的民事行為所承擔的責任都由法人承擔。但行使與法人代表身份無關的民事行為而承擔的責任由自己承擔,法人代表行使代表權違法法律法規存在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我國民法通則第四十五條規定了六種情況:
(1)超出登記機關核準登記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活動的;
(2)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3)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4)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后,擅自處理財產的;
(5)變更、終止時不及時早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6)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這些非法行為仍然由法人來承擔責任,法定代表人由此而引起的其他責任,法律并不免除,也就是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等處罰,構成犯罪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當然法定代表人還有以下的權利:
(1)企業法定代表人在國家法律、法規以及企業章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行使職權、履行義務,代表企業法人參加民事活動,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全面負責,并接受該企業全體成員和有關機關的監督。
(2)企業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他人代行職責。
(3)企業法定代表人在委托他人代行職責時,應有書面委托。法律、法規規定必須由法定代表人行使的職責,不得委托他人代行。
(4)企業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得同時兼任另一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因特殊需要兼任的,只能在有隸屬關系或聯營、投資入股的企業兼任,并由企業主管部門或登記主管機關從嚴審核。
(5)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代表企業行使職權的簽字人。
(6)法定代表人的簽字應向登記主管機關備案。法定代表人簽署的文件是代表企業法人的法律文書。
法律意義的公司法人和公司法人代表雖說只是兩字只差,但是兩者的概念是完全不一樣的。公司法人簡而言之就是我們日常稱呼的公司單位,公司法人代表是自然人,代表公司的一些行為的。作為公司法人代表的人員一定要嚴格遵守自己所擁有的權利也義務。
公司法人有什么權利,哪些人不得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公司法人的責任和義務有什么內容?
注冊公司法人和監事是否可以是一個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理是否有時效限制
2021-03-23未打轉向燈追尾怎么辦
2021-02-03醉酒駕車怎么判斷
2020-12-10如何為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
2020-11-22起訴離婚要具備哪些條件 哪些情況屬于夫妻感情破裂
2021-02-25不動產權證和不動產權證書怎么過戶
2021-03-15新婚姻法有沒有事實婚姻
2020-11-08合同中怎么排除協議管轄的約定
2020-12-23夫妻間冷暴力違背婚姻法嗎
2021-02-09食堂承包合同印花稅是否需要交納
2020-12-30承攬人、定做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1-26涉及刑事案件怎么處理?
2020-11-08在超市丟包誰來負責
2021-03-21在商場摔傷,商場不理怎么辦
2021-01-03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法
2021-01-07知識產權代理公司收入如何確認
2021-03-23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1-03-17壽險理賠的材料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5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