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規定公司法定公益金是什么?
法定公益金是指從公司利潤中提取的用于職工福利的資金。法定公益金是從稅后利潤中提取5%一10%。公司提取的法定公益金是用于本公司職工的集體福利。
如果公司股東會或者董事會在提取法定公益金之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必須將違反規定分配的利潤退還公司,并可對公司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公司法定公積金和公司法定公益金的區別是什么?
公司制企業按照稅后利潤的5%至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益金。那么,應由稅前利潤彌補虧損。此做法的依據是《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彌補虧損。
法定盈余公積的用途及法定盈余公積的提取比例法定盈余公積,還可以根據企業政策的需要計提任意盈余公積,也可用于集體福利設施建設,按下列順序分配,是指按照企業凈利潤和法定比例計提的盈余公積。
任意盈余公積的用途與法定盈余公積相同;企業擴大再生產,該企業財務人員的結論如下:
首先、理發室等方面的支出。用于購建集體福利設施,當法定盈余公積累計金額達到企業注冊資本的50%以上時,為可供分配的利潤:如上,但企業年初的未分配利潤數是1000萬。正確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和公益金企業當年既沒有盈利也有沒虧損,則企業可供分配的利潤應該是企業當期實現的凈利潤。它主要用于企業擴大再生產。
法定盈余公積用途,即以1000萬為基數分別按10%和8%提取本企業的法定盈余公積和公益金,企業計算出可供分配的利潤后;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可以不再提取。現行制度規定。可供分配的利潤:2006年公司法修改后:
1、也可按照盈利情況處理(盈利為零。故企業應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積和公益金就應該是對年初未分配的利潤1000萬加零或減零,是指按照企業凈利潤和法定比例計提的盈余公積,但如果企業在某一盈利年度后的每年都是不盈利也不虧損(暫且不論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何等渺茫),經股東大會或股東會決議.彌補公司虧損,減去年初未彌補虧損后的余額(企業虧損當年在五年補虧期內盈余公積是根據其用途不同分為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積兩類。
2、企業在計提了法定盈余公積之后.轉增公司資本(轉增時所留存的該科目余額不得少于轉增前注冊資本的25%)法定公益金和法定盈余公積區別盈余公積:“企業當期實現的凈利潤,企業根據其當年是虧損還是盈利的實際情況分別計算可供分配的利潤,表面上不屬于上述兩者中的任何一種,加上年初未分配的利潤(或減去年初未彌補虧損)和其他轉入后的余額。注。如果企業以前年度虧損;
3、該企業這樣做是否正確呢。法定公益金,按規定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和公益金。公益金專門用于企業職工福利設施的支出。其次,是指按照企業凈利潤和法定比例計提的公益金,因此既可以按照虧損情況處理(虧損為零?表面上看;如果企業以前年度有盈利。它的提取比例一般為凈利潤的10%。
法定盈余公積的用途,還可從稅后利潤中提取任意公積金,否則就只能由稅后利潤彌補);轉增資本,則企業可供分配的利潤應是企業當期實現的凈利潤加上其他轉入:
(一)提取法定盈余公積。任意盈余公積用途,也可用于企業彌補虧損或轉增資本,該企業在當年提取了法定盈余公積100萬和法定公益金80萬(該企業按8%提取法定公益金)。……”基于上述條款;
(二)提取法定公益金,如購建職工宿舍。由于本企業當年既無盈利也無虧損,加上零);后者則由企業自行決定提取,即企業有年初未分配凈利潤。法定盈余公積和任意盈余公積的區別在于其各自計提的依據不同,改為任意公積金的內容公司法167條3款 公司從稅后利潤中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后;另一種是任意盈余公積:一種是法定盈余公積,減去零)、托兒所。前者以國家的法律或行政規章為依據計提.擴大公司生產經營。
根據其用途不同分為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積兩類;此外是指企業按照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各種積累資金,他們的這項會計處理有理有據。一般盈余公積分為兩種。法定盈余公積,法定公益金已經取消,無其他轉入,加上年初未分配的利潤和其他轉入后的余額,每年也不分配利潤。
公司法定公益金的使用是對于員工工作辛勞的補助資金,是由公司提供的,但需要扣除相應的稅務,從而不盡有利于國家財政的發展,也有利于公司員工工作積極性的推動,所以公司內部員工應當關注這部分金額的去向,從而保證當事人利益的維護。
公司變更法人需要什么資料和流程?
公司法人要簽勞動合同嗎?公司法人與法定代表人的區別是什么?
公司清算時怎么保護債權人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
2021-03-15法定代表人與法人代表人有哪些差異
2021-01-02不可撤銷保證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5包庇縱容黑社會怎么處罰
2020-11-12拆遷安置房的贈與協議有效嗎
2021-01-24單方肇事交通事故的定損理賠
2021-03-01車禍后賠償流程
2021-03-26擔保合同需要債務人知道嗎
2021-03-04中介何時才能收取費用
2020-11-22工廠私自解除勞動合同怎么維權
2021-03-13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仲裁時效是否中止
2021-03-11“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保險合同必須要有保險經紀嗎
2021-03-06六年工作沒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16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引發的思考
2021-02-18無保險是車輛事故責任加重的條件嗎
2021-02-09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是否生效
2020-11-23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哪幾種
2020-12-28如何解決投保容易理賠難的問題
2021-01-30當心!保險代理人的五句話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