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市場經濟體制為主的多重所有制經濟下,有為數不少的國營企業為了適應經濟形勢下的需求,提高經濟效益,而選擇進行企業改制,在改制過程中不可避免職工變動處理的一些問題,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國營企業改制職工補償要怎樣處理才能對雙方都合理呢,下面來了解一下相關情況。
一、國企改制中員工經濟補償金的標準
解決了員工經濟補償金的來源問題,就涉及到經濟補償金的標準問題。根據改制主體的性質不同,其員工的身份也有所不同,因此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標準也有所不同。
(一)國企員工經濟補償金的一般標準
對于按照正常程序進行改制的國有企業,根據財企[2002]313號文件精神,企業支付的經濟補償金,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規定標準的,按照規定執行;沒有規定標準的,按照勞部發[1994]481號文件規定的標準執行。盡管各地方政府出臺的經濟補償標準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不同,其主要規定還是參考了勞部發[1994]481號文件的有關規定。 勞部發[1994]481號文件規定的具體標準為,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其中,員工月平均工資低于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按企業月平均工資計發;員工月平均工資高于企業月平均工資3倍或3倍以上的,可按不高于企業月平均工資3倍的標準計發。企業經營者也應按照上述辦法執行。
(二)破產企業員工經濟補償金的標準
國有企業嚴重資不抵債,不再具備繼續生產經營條件,可以申請破產,但是《破產法》并沒有將員工經濟補償金的支付列入破產企業法定清償范圍內。根據《國務院關于在若干城市試行國有企業破產有關問題的通知》和《國務院關于在若干城市試行國有企業兼并破產和職工再就業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的有關規定,在試點城市安置破產企業職工的費用,從破產企業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轉讓所得中撥付,不足部分從處置其他破產財產所得中撥付并可列入第一順序清償,安置費用的標準原則上按照破產企業所在試點城市的企業職工上年平均工資收入的3倍計算。
(三)事業單位員工經濟補償金標準
由于中央和各地尚未出臺有關事業單位改制員工經濟補償的規定,因此有關員工經濟補償具體標準將參照國有企業員工經濟補償標準。根據國經貿企改[2002]859號文件和國資分配[2003]21號文件規定,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金,具體標準相同。 但是考慮到事業單位員工大部分是事業工人身份,其中有一部分還是國家公務員身份,由于各種原因,相當一部分人還沒有開設養老保險賬戶,一旦改制后,這部分員工的退休金也是個麻煩事。因此,完全參照國有企業的員工經濟補償標準執行對這部分人來說確實欠缺公平,各單位可以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請除經濟補償金外其他形式的補貼,具體標準由上級主管部門確定。
(四)經濟補償金外的其他補償
國經貿企改[2002]859號文件規定中,改制企業可用國有凈資產支付解除職工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金等,由此造成的賬面國有資產減少,按規定程序報批后沖減國有資本。這個等字有很大學問,它意味著從中央已經認同改制企業可以用國有凈資產支付除員工經濟補償金外的其他形式補償。當然不是所有改制企業都適用于這個條件,像上述事業單位改制可以參照這一標準,尋求其他方式的補償,另外一些本身經濟補償金較少,從事危險職業、危害身體健康職業,具有某種特殊技能、為企業做出過重大貢獻的人員,可以由改制企業結合實際情況向上級部門提出,具體標準由上級主管部門確定。
二、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方式
國有企業進行的國有資本退出的改制工作中,由于經濟補償金是必須支付且不能打折,所以對于改制企業來講比較頭痛的是如何支付這筆相對龐大的改制成本,而且在支付了改制成本之后還不至于影響企業改制之后的發展,因此以何種方式支付經濟補償金就顯得尤為重要。
1、現金支付形式
現金支付形式就是要求企業以現金支付給員工作為解除長期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對于現金流充裕的企業來講,這種方式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一次性解決,沒有為改制后的企業留下什么后遺癥,但是這種方式將極大的侵占企業的資金流,降低了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使得企業很容易陷入危機之中。
2、股權支付形式
股權支付形式就是直接將企業的凈資產以經濟補償金的方式落實到每個員工上,企業改制后,形成員工對于改制后企業占有的股權。雖然這種方式在相關文件政策上是允許的,但是在操作中卻有兩個明顯障礙,首先是由于《公司法》對于公司股東人數的限制,使得員工持股的人數受到限制,同時由于員工持股會等持股載體的組建已經很難再得到有關部門的審批,那么員工以何種身份、方式持股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其次員工集體持股方式在大多數地方已經行不通,地方政府更多的希望由原來企業的經營層絕對控股改制后企業,不支持所有員工共同持股。因此,從以上兩點看,以股權形式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也不是一種很好的辦法。
3、債權支付形式
如果改制企業的支付能力比較差,為了緩解支付改制成本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的壓力,可以將員工的經濟補償金轉為改制企業的負債,同時減少相應的企業凈資產。企業改制后,員工持有改制后企業的債權,并根據相應的規定和條件獲得清償。改制企業以債權形式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一定要獲得上級主管部門和政府的批準,以避免改制后違反《會計法》和《稅法》的風險。
從上文來看呢,國營企業改制職工補償有許多相關規定,有法規可依,不同員工身份補償標準也不同,所以員工要認清自己是屬于那一類,再看這一類的補償標準,而且支付方式也有不同于,看清是現金、股權、還是債權支付方式,有利于自身利益。
企業改制經濟補償金如何計算
企業改制怎么辦,企業改制司法解釋有哪些?
集體企業改制職工安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行為是傳銷
2021-01-15分手見面禮要退還嗎
2021-01-22找律師寫個協議多少錢
2021-02-24試點納稅人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如何納稅
2021-01-13交通事故肇事者應采取哪些措施
2020-11-12在公共場合做愛構成犯罪嗎
2021-02-09公示催告的管轄
2021-01-28侵權損害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15民事法律規范都包括哪些
2021-02-10保管物因自身瑕疵毀損損失誰來承擔
2021-03-24火災財產損失如何舉證
2020-11-15簽訂賣房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與中介公司打交道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121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15保險公司監督檢查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2021-01-23保險人對免責條款未履行提示說明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1-28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1保險合同的變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021-01-10壽險理賠需要知道這些問題
2020-12-11也談《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01保險公司意外死亡索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