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強制措施的種類: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
二.適用對象:強制措施只能適用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包括現行犯和重大嫌疑分子,對其他訴訟參與人不得適用。
三.條件:在偵查、起訴階段,原則上,強制到案的措施屬于公安、檢察機關的權限,公安、檢察機關有權獨立決定適用,但利害關系人在事后可以申請法院進行司法審查;強制候審的措施原則上屬于法院的權力范圍,只有法院才能以程序性裁判的方式命令適用。強制到案的措施包括留置、拘傳、拘留、逮捕,強制候審的措施包括羈押、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對已經被留置、拘傳、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檢察機關如果認為應當適用強制候審的措施的,應當在法定期限屆滿以前以書面方式向法院提出申請,由法院做出裁定;但偵查機關在符合法定情形時也可依職權或者應利害關系人的申請決定適用取保候審。這樣,一方面可以保證公安、檢察機關有足夠的手段查獲犯罪嫌疑人、制止現行犯罪,便于他們依據法定程序收集犯罪證據;另一方面又以將他們的“固有權力”限制在“強制到案”的范圍以內,超出這個范圍,則原則上必須事先獲得司法授權,并且必須接受法院的事后審查,從而為人身自由受到侵犯的公民提供必要的司法救濟。
四.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拘留以后3日以內提請檢察機關批準逮捕;在特殊情況下,提請批準逮捕的時間可以延長1日至4日;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批準逮捕的時間可以延長至30日;檢察機關審查批準逮捕的期限一律為7日。在實務上,各地公安機關普遍不加區別地將所有犯罪嫌疑人拘留后的羈押期限延長至30日,造成對公民人身自由的非法侵犯。權衡偵查訊問和調查取證的實際需要與保障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正當要求,應當區別有證拘捕和無證拘捕的情形,明確不同的審批權限,并且分別規定不同的期限:有證拘捕應當經過檢察機關批準,并且簽發拘捕令;無證拘捕,公安機關可以自行決定,但應當在48小時以內報請檢察機關審查確認,并且轉化為有證拘捕,否則應當釋放被拘捕人;對有證拘捕的人,公安機關應當在7日以內經過同級檢察機關審查同意后提請同級法院批準羈押,對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經過同級檢察機關書面許可,提請批準羈押的時間可以延長7日;負責審查批準羈押的法院應當在7日以內做出是否批準羈押的決定。這樣,公安機關無證拘捕的期限不得超過48小時,有證拘捕的期限一般不得超過14日,最長不得超過21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破產前簽轉租給別人合法嗎
2021-03-08個稅贍養老人申報成功后多久有效
2021-01-19如何確定交通事故受訴法院
2021-02-04什么是離婚協議,離婚協議能否反悔
2021-02-07被財產保全了銀行卡還能用嗎
2021-01-12商業銀行阻礙相關機構檢查監督的要罰款嗎
2020-11-22協商解約不成怎么處理
2020-11-28房屋債權糾紛查封無法過戶怎么辦
2021-01-22勞動關系糾紛解決方式
2020-11-15勞務派遣合同怎樣簽
2021-01-05勞動合同是實習期過后簽的嗎
2020-11-16勞務外包需要什么資質
2021-01-10百萬意外保險如何選
2020-12-20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規定是什么
2021-01-31車輛損失險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13為父投保瞞病史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獲法院支持
2020-11-30精神病人墜入水井溺亡 保險公司須賠錢
2020-12-05醉酒肇事保險賠償嗎
2021-02-15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過程中應當注意哪些法律問題
2021-01-12人壽保險索賠需經過哪些步驟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