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偽證
民事訴訟中的偽證,是指訴訟當事人及其訴訟參與人,即原告、被告、第三人和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翻譯人員,在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過程中,為達到有利于己方(或一方)獲得非法權益、免除應盡義務,或損害對方(另一方)民事權益、加重對方義務的目的,故意制造和提供虛假的證據材料;或在人民法院收集、調查證據時,故意提供的虛假材料。偽證是內容與客觀事實不符或相反的證據。而制造、提供偽證則是一種訴訟違法行為。偽證行為從主體上說,要有制造、提供偽證的人;主觀上講,行為人必須出于故意;客觀上必須是行為人實施了制造、提供偽證的行為;客體上必須是妨礙了民事訴訟和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偽證行為的主體、主觀、客體、客觀諸方面必須齊備,欠缺任何一個方面都不能構成偽證行為。
二、民事訴訟做偽證的危害后果
訴訟證據是人民法院用來查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依據,也是作出正確裁判的基礎。證據一旦虛假,將會帶來嚴重的危害后果。偽證的危害后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妨害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影響辦案質量和辦案效率
在審判實踐中,一方當事人舉出偽證,對方當事人在質證過程中肯定會提出異議,有的會舉出相應的證據予以抗辯,有的針對對方的偽證申請延期舉證。法院為了查清事實,在規定的時間內一般予以準許。有時也會依據當事人的申請或職權進行相應的調查取證,再次開庭審理。有時對偽證認證不當,造成錯誤裁判。這樣,就會因偽證而人為地增加了訴訟成本,延長了審理期限,浪費了寶貴的訴訟資源,影響了辦案質量和效率。這在公正與效率成為人民法院審判工作主題的今天,是不應該出現的。《人民司法》在民事訴訟法施行后不久曾報道了這么一個案件:一起普通的民事案件因為原告串通、賄買了五、六個人一起作偽證,以致法院耗時九個月,花了大量人力物力才將案情查了個水落石出。雖然作偽者最終受到了制裁,但法院畢竟付出了沉重的訴訟代價。
(二)侵害了對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名譽和身心健康
偽證由于與客觀事實不符,偽證的突然出現,一般出乎對方當事人的預料。對方當事人毫無心理準備,疲于對偽證進行抗辯,心理往往處于氣憤、受冤的狀態。而偽證一旦被法院采信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證據,無疑就侵害了對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和身心健康。如果偽證內容牽涉個人隱私,也必然會損害對方當事人的名譽。
(三)損害了人民法院的司法權威
我們知道,司法行為是國家行為,是社會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司法公正與否直接關系到法律的正義性和司法機關的權威性。司法公正體現在每一個案件的審理過程和審理結果之中。如果由于法官的業務水平或工作疏忽,使偽證被采信而造成了錯誤裁判,對于法院、法官來說,可能是百分之一、甚至是千分之一的遺憾。而對于當事人來說,卻是百分之百的不公正。這樣,必然造成了當事人和人民法院對法律正義性和司法權威性的懷疑,損害了人民法院的司法權威。這也是偽證行為人向司法權威挑戰的最嚴重的社會后果。
(四)激化了當事人之間的矛盾,助長了違法訴訟行為
民事訴訟的任務是確認當事人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由于偽證被采信,導致了法院的錯誤裁判,使無辜者喪失了合法權益、承擔了不應有的義務。當事人之間的矛盾糾紛非但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會使矛盾激化、矛盾程度加深,影響了社會的穩定。在實踐中,由于民事案件處理不當而引發刑事案件的情況并不鮮見。同時,對于“勝訴”一方來說,制造、提供了偽證居然贏了官司,無疑會沾沾自喜。因為法院肯定了他(她)的違法行為。對于偽證者周圍的人來說,會產生極壞的負面影響,容易導致違法訴訟的惡性循環。最終受到損害的還是國家法律的正確實施和國家機關的權威。
三、民事訴訟做偽證的處理后果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第一款第(一)項和第(二)項規定,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人民法院都可以根據行為人的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一百零四條又規定,對個人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一千元以下,拘留的期限為十五日以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第118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規定的罰款、拘留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司法實踐中,人民法院對偽證者處以罰款、拘留運用較多,而追究偽證者刑事責任的較少。
綜上所訴,民事訴訟做偽證后果非常嚴重,不僅妨礙人民法院辦案,還損害了對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同時自己也須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所以,如果您還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獲得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需要履行什么手續
2020-11-17質押的股份能夠凍結嗎
2021-03-17限制消費令下達多久會生效
2021-02-24冷暴力算家庭暴力嗎
2021-03-05協警開了罰單怎么辦
2020-12-22小孩偷父母錢去超市買東西可以退貨嗎
2021-02-25集資房可享受什么政策
2021-03-01公司更名后原來的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上班玩手機被開除算違反勞動法嗎
2021-03-13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兼職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2-23辭退發工資嗎
2021-02-28學生意外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20被保險人對保險公司的定損價格有異議的理賠
2021-01-15“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
2021-02-20疾病保險是否可以包含生存保險責任
2020-11-09開車身亡保險賠嗎
2020-12-26保險公司不賠付車險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26騙保之后如何處罰
2021-02-11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