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愿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當事人處理醫療爭議的期限
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1年內,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
發生醫療事故后,醫患雙方如何調解
可以調解。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的,應當制作協議書。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和醫療事故的原因、雙方當事人共同認定的醫療事故等級以及協商確定的賠償數額等,并由雙方當事人在協議書上簽名。
已確定為醫療事故的,衛生行政部門應醫療事故爭議雙方當事人請求,可以進行醫療事故賠償調解。調解時,應當遵循當事人雙方自愿原則,并應當依據本條例的規定計算賠償數額。經調解,雙方當事人就賠償數額達成協議的,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應當履行;調解不成或者經調解達成協議后一方反悔的,衛生行政部門不再調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競拍之后出限購政策
2021-03-12行政拘留后還會賠償對方錢嗎
2020-11-25破壞軍婚罪有何規定
2021-02-07不動產證是哪三證合一
2020-11-15如何計算二次離婚的六個月時間
2021-03-10妻子不履行救助義務致夫死亡構成何罪
2020-11-26贍養費能請求法律援助嗎
2021-02-14家里失火國家有賠償嗎
2021-02-21擔保提存的給付條件
2021-02-02非完全民事能力人怎樣行使繼承權
2021-03-14違法分包導致提供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1-02-07勞務公司將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1-01-13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3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保險合同的訂立—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2-27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3-16交警調解保險公司不出面怎么辦
2021-02-09房屋保險與家庭財產保險有什么差別
2021-02-23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就不能理賠嗎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