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事訴訟中,雙方當事人地位是平等的,針對原告提出的訴訟,被告有權做出抗辯,這也是法律賦予的正當權利。在庭審過程中,雙方會展開答辯,被告根據案件實際情況,選擇適用的抗辯方式,那么民事訴訟抗辯權包括哪些?下面就由小編給大家簡單分析下吧。
一、民事訴訟抗辯權包括哪些?
1、獨立抗辯權和從屬抗辯權。
抗辯權按其是否從屬于主債權而存在,可以分為獨立抗辯權和從屬抗辯權。獨立抗辯權是指抗辯權的一方當事人自己不必有主債權存在,只是在另一方行使債權請求權時,有對請求權予以抗辯的權利。比如時效完成抗辯權、先訴抗辯權。而從屬抗辯權則是指有抗辯權的一方當事人自己必須有請求對待給付的債權,此抗辯權只是從屬于自己的債權而存在,本質上起擔保作用,因而此債權一旦消滅,則其抗辯權也隨即消滅。比如同時抗辯權、不安抗辯權等是。從屬抗辯權只是就有抗辯權的一方當事人的債權而言具有從屬性,但就另一方的債權而言則沒有從屬性。
2、永久抗辯權和一時抗辯權。
抗辯權按其行使效力的強弱不同,可以分為永久抗辯權和一時抗辯權。
(1)永久抗辯權又叫消滅抗辯權、毀滅抗辯權,是指抗辯權的行使可以永遠拒絕相對人的請求權的效力。在訴訟上表現為可使原告的起訴受到駁回的判決。比如時效完成抗辯權。權利人在法定時效期限內不向義務人積極主張其債權,時效期限屆滿,即不能再請求強制義務人履行債務;如果權利人提出該請求,則債務人即享有時效完成抗辯權,拒絕權利人的請求,此時權利人雖然仍有債權請求權,但是義務人可以永遠地反復地行使抗辯權,而使權利人的債權無法通過行使請求權來實現。
(2)一時抗辯權,又叫延緩抗辯權、延期抗辯權,是指抗辯權的行使可以暫時地拒絕相對人的請求權效力。比如同時履行抗辯權,一方當事人在相對方未為對待給付前,可行使抗辯權暫時拒絕相對方的請求。一旦相對方已為對待給付并提出請求給付時,則一方無同時履行抗辯權,相對方的請求立即發生效力。不安抗辯權也屬于一時抗辯權,有先為給付義務的一方因他方當事人的財產顯形減少而有難為對待給付之情形時,在他方未對待給付或提供適當擔保前,可行使不安抗辯權,暫時拒絕他方的請求。
3、法定抗辯權和約定抗辯權。
抗辯權按其是依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的約定而生,可以分為法定抗辯權和約定抗辯權。
(1)法定抗辯權指法律明確規定的當事人對抗請求權的權利。比如臺灣地區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的時效完成抗辯權、我國《合同法》第66條規定的同時履行抗辯權、第六十八條規定的不安抗辯權、《擔保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一般保證人的先訴抗辯權等。
(2)而約定抗辯權則是指當事人之間基于契約自由原則而約定的對抗請求權的權利。抗辯權依法律規定而產生,沒有任何疑問。值得研究的是,抗辯權是否可以依當事人之間約定而產生。
二、訴訟時效抗辯權如何使用?
訴訟時效僅適用于請求權。當事人之間不得約定延長或者縮短訴訟時效期間或預先放棄訴訟時效利益。訴訟時效期過了,當事人喪失的是勝訴權而不是起訴權,即該權利沒有了法律保護的外衣,變成了不受法律保護的裸權利。所以,權利人超過訴訟時效起訴的,法院受理后都會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訴訟時效抗辯權本質上是義務人的一項民事權利,義務人是否行使,司法不應過多干預,這是民法意思自治原則的根本要求。當事人一方根據實體法上的訴訟時效抗辯權在訴訟中提起的訴訟時效抗辯是實體權利的抗辯,是需由當事人主張的抗辯,當事人是否主張,屬于其自由處分的范疇,司法也不應過多干涉,這是民事訴訟處分原則的應有之意。
由此可見,民事訴訟抗辯權有幾種分類,主要從抗辯權行使效力的強弱、與主債權的從屬性等方面劃分。針對原告提出的訴訟理由,被告及代理人可以就不合理部分提出抗辯。在我國,抗辯權的應用范圍很廣,除了民事訴訟領域,像債權債務糾紛、合同糾紛中也經常用到。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協議可以寫幾個人名字
2021-02-17商號有限制嗎
2020-11-07幾年的交通事故還能重新訴訟嗎
2021-03-01支票日期填寫規范是什么
2020-12-08未領結婚證同居 能向法院訴訟離婚嗎
2020-11-19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請贍養費
2021-01-22交通事故訴訟的有效時限
2020-11-23第二順位繼承人能領到撫恤金嗎
2020-12-30在職期間是否有保密費和競業限制費
2021-01-13員工長期離崗勞動關系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26勞務派遣與勞務外包有什么聯系
2021-01-23轉正后可以被辭退嗎
2021-03-12建筑工程保險合同
2021-02-24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應當賠償
2021-02-21保險拒賠引真空地帶爭議
2020-11-20保險公司騙保該如何維權
2021-01-18對方全責無保險理賠怎么處理
2020-11-09保險代理人的種類包括了哪些
2021-01-15保險理賠后還能投訴嗎
2020-11-18廣州同一事故造成多人傷亡保險公司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