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是處于平等對抗地位、有糾紛的雙方向處于中立地位的裁判方告訴其糾紛,并請求裁判方解決其糾紛的活動。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都有權而且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因此,司法機關接到的案件有單位和公民個人在發現犯罪案件時向司法機關的報案、有被害人的控告,還有犯罪案件的有關知情者的舉報。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上述報案、控告和舉報的材料,應當立即開展工作,根據所提供的有關材料,按照管轄和分工的規定,迅速進行審查,根據法律的有關規定,分析是否可能已經構成犯罪,需要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然后決定是否立案。如果認為已經構成了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就應當決定立案偵查。比如對所提供的材料進行核實,證據不夠充分的,應當進一步開展調查、取證等偵查工作。如果認為沒有構成犯罪,不屬于犯罪案件,不當作犯罪案件處理的,要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可以申請復議,控告人如果不服,要求再進行一次審查,有關的司法機關應當再認真地審查一遍。
另外,作為法律監督機關的人民檢察院,如果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沒有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沒有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對不立案的原因或者理由加以說明。比如,是否屬于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給人民檢察院或者被害人一個明確的答復。如果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的理由不能成立,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在這種情況下,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后應當立案,并且根據有關的規定,公安機關在接到人民檢察院《要求說明不立案理由通知書》后7日內,應當將說明情況書面答復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的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發出《通知立案書》時,應當將有關證明應該立案的材料同時移送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在收到《通知立案書》后,應當在15日內決定立案,并將立案決定書送達人民檢察院。
可見,對于公民報案、控告后,司法機關是不能隨便不予立案的,即使不予立案,也應當說明原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的權利
2021-02-02沒離的婚姻要多久才自動無效
2021-03-26解約定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7保險人的合同解除權是什么
2021-01-09二審發回重審需要另行組成合議庭嗎
2020-11-10存單質押貸款轉讓可以嗎
2020-12-08虛假考勤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0解除勞動合同后是否要遵守競業限制
2021-03-10懷孕的勞務派遣人員能否辭退
2021-02-16試用期的特殊規定有哪些
2021-03-06保險公司報備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1-29適用保險新條款 不可忽視溯及力
2020-11-27低廉團險理賠條件苛刻 7萬保單只賠2800元
2021-03-23服刑人員能買保險嗎
2021-01-26分紅保險主要特點及購買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保險公證人管理規則
2020-12-07試論保險受益人制度
2021-01-30對強制保險的思考
2020-12-17土地承包經營權指的是什么
2020-11-18什么是自留地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