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辯權的存在,極大地保障了合同履行過程中一方存在違約或著將要違約的情況下,另一方可以拒絕履行的權利。所以企業應該注意了解抗辯權的行使,以便出現可以行使抗辯權的情況時,可以正確運用抗辯權保障自身的利益。那么,先履行抗辯權概念是什么?詳情參考下文。
一、什么是先履行抗辯權
先履行抗辯權,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合同法》第67條)。在傳統民法上,有同時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的理論,卻無先履行抗辯權的概念。中國合同法首次明確規定了這一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發生于有先后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基本上適用于先履行一方違約的場合,這些都是它不同于同時履行抗辯權之處。
先履行抗辯權是對違約的抗辯,這使其區別于權利消滅的抗辯。權利消滅的抗辯是因合同履行效力消滅,當事人享有的拒絕履行的抗辯權。比如,發生不可抗力致使一方合同義務全部不能履行,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對相對方要求自己履行合同的請求,可主張權利消滅的抗辯,拒絕履行合同義務。當不可抗力致合同部分不能履行,亦發生權利消滅的抗辯,當事人可以履行能夠履行的那一部分。當不可抗力致合同遲延履行時,一般情況下,另一方的履行期限應當順延(特別是在一方履行是另一方履行條件的情況下)。如果遲延履行一方要求在后履行的一方如期履行時,在后一方拒絕按原期限履行,不屬于先履行抗辯權而屬于權利消滅的杭辯權。因不可抗力致自己一方履行遲延,合同對另一方履行期限的規定隨之失去效力。
創立先履行抗辯權的概念,有助于區分雙方違約和一方違約的問題。中國《民法通則》第113條規定:“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分別承擔各自應負的民事責任。”在雙務合同中,由于雙方義務的關聯性,雙方各自違反應承擔的義務,各自承擔相應責任的情況,是很少出現的。司法實踐中,常有將一方先期違約,另一方中止履行合同認定為雙方違約,而令雙方同時承擔違約責任的情況。先履行抗辯權反映了合同義務之間聯系,運用此概念,能夠清晰地說明一方先期違約與另一方中止履行合同的關系。這對正確認定當事人行為的性質和違約責任是很有用的。
二、先履行抗辯權的構成要件
構成要件
1、須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
2、兩個債務須有先后履行順序。
3、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其履行不合債的本旨。
先履行抗辯權的概念實際上可以說非常簡單,通俗點說就是有先后履行義務的債務關系,應該先履行的一方沒有履行或著有證據證明先履行義務人不會履行的,后履行的一方可以以此為理由拒絕履行或著中止履行,以保障自身的利益。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故認定書最多延長多久
2020-11-28正常車禍死人要坐牢嗎
2021-01-31哪些組織可以維護農民工獲得工資的權利
2021-02-04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履行什么職責
2021-02-14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的繼承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1-02-23防二次出軌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1如何正確認識離婚損害賠償制度
2021-02-27怎樣成立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11競業禁止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2020-12-23建筑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有效
2021-02-04人身意外傷害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10沒譜的保險:合同是廢紙一張
2021-01-21【保險合同法】責任保險的可能責任
2021-01-10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如何理解互聯網保險
2020-12-24保險合同簽訂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是否具有約束力
2020-12-28繳納保險費有什么作用
2021-02-02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概念
2021-03-24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