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或者看到有關尋物啟事的新聞。每個人都會有一是粗心的情況,難免會遺失一些東西,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般指的遺失物就是掉東西,現(xiàn)在社會上的人們素質越來越高,很多人都具有拾金不昧的好精神。這是值得我們發(fā)揚光大的。那么今天小編就很您一起來了解一下有關遺失物的定義等相關知識。
一、遺失物的定義
遺失物須滿足下列條件:
1、須為動產。不動產如土地即使時間久遠致邊界不清也不構成遺失物。除一般動產外,有價證券、銀行存折及各種證書等也屬于動產范疇。
2、須無人占有。遺失物在拾得前必須不為任何人占有。判斷占有是否喪失,應依社會一般觀念,根據(jù)具體情況,考察原占有人是否具有事實上控制該物的可能性。僅一時喪失對物的占有,并不能構成遺失。因此,占有的物品偶然進入他人地內、建筑物內,均不能構成遺失物。在自己房屋遺失的物品,不能視為遺失物。并且占有喪失必須具有確定性。無人占有是一種客觀狀態(tài),與遺失人的主觀認識無關,因此即使失主知悉遺失物的下落,仍不妨礙遺失物的成立。
3、須非無主物。遺失物占有的喪失非基于所有人之意。法學廣義上的遺失物包括同性質、同特征的漂流物和失散的飼養(yǎng)動物。
二、遺失物的歸屬
歷史上有兩種立法例:羅馬法不承認拾得遺失物為所有權之取得方法,規(guī)定“拾得遺失物者,于有失主前,負有保管遺失物之義務,不能取得其所有權”,而只能依無因管理,要求失主賠償費用,且無權請求報酬。
日爾曼法規(guī)定:遺失物的拾得人,應當向有關機關呈報,或者應當催告失主認領,將原物交還失主,并由失主向拾得人支付報酬;如果遺失人不認領,則遺失物由國庫、寺院、拾得人按法律規(guī)定的比例分享。
中國《民法通則》采羅馬法不取得所有權主義。
無論是大陸法系,還是英美法系,對拾得人權利義務的規(guī)定都是對立統(tǒng)一的,即在規(guī)定遺失物拾得后歸還義務和違者承擔民事、刑事責任的同時,也規(guī)定了失主應付酬的義務,即拾得人獲酬的權利。
德國民法典從第965條到第984條規(guī)定了涉及拾得人的通知、保管、交付義務以及責任范圍、拾得人的費用、報酬請求權等多方面內容。其中分別以專條規(guī)定了費用及報酬請求權。第971條規(guī)定,“拾得人可以要求受領權利人支付拾得人的報酬。拾得物的價值在一千德國馬克以下的,其報酬為該價值百分之五,超過此數(shù)的,超過部分按百分之三計算,動物,為價值的百分之三。”該法典賦予了拾得人的報酬請求權,即在立法上規(guī)定了失主付酬的制度。
中國臺灣地區(qū)民法第805條規(guī)定,“
(1)遺失物拾得后六個月內,所有人認領者,拾得人或警署或自治機關,于揭示及保管費受償還后,應將其物返還之。
(2)前項情形,拾得人對于所有人,得請求實物價值十分之三之報酬。”該條規(guī)定之效果與德國民法典第970、971條規(guī)定的效果基本相當。
日本則制定了單行的《遺失物法》,對拾得人的酬勞金作了具體規(guī)定。第4條規(guī)定:“
(一)受物件返還者,應將不少于物件價格百分之五,不多于物件價格百分之二十的酬勞金給付于拾得人。但是,國庫或其它公法人,不得請求酬勞金。
(二)有第10條第2款的占有時,受物件返還人應分別將前款規(guī)定的酬勞金的二分之一,給付于拾得人及占有人。”
英國規(guī)定:付酬是該項遺失物的百分之十。
中國歷史上的立法對這一問題的處理是獎懲并重的,如清律戶律錢債門得遺失物條載,“凡得遺失物之人,限五日送官,官物盡數(shù)還官,私物召人認識,與內一半給與得物人充賞,一半還失物之人,如三十日無人認識者,全給。”
中國民事立法未明確規(guī)定失主應給予拾得人報酬。
在我國遺失物一般指的是動產,是無主之物,我國法率對一是伍也進行了相關的規(guī)定,以避免有些不法分子拾得他人意外丟失的物品而占為己有,所以在我們拾得別人的遺失物是我們要及時歸還,養(yǎng)成拾金不昧的好品質。
遺失物品管理的基本原則
拾得遺失物之債有哪些特征?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qū)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賠償沒錢賠會怎樣
2021-02-25土地入股分紅協(xié)議書怎么寫
2021-02-13行政處罰的管轄原則是什么
2021-02-01車禍臉上二級傷殘賠多少錢
2020-11-19父親已死能討贍養(yǎng)費嗎
2020-11-28法律是如何規(guī)定虐待的
2020-11-21承包合同對方無法履行怎么處理
2020-11-12什么是證據(jù)保全
2020-12-16離婚后另立戶口拆遷有補償嗎
2021-01-05競業(yè)限制協(xié)議每個月應該給補償嗎
2021-02-19勞務派遣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0-12-05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管轄是怎么規(guī)定的
2020-11-19遲交保險費會有哪些后果
2021-01-05因天氣原因航班延誤或取消的賠償標準2020
2021-03-25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離婚后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2-20什么是網絡投保
2021-01-15保險代位追償權如何轉移
2020-11-27意外險拒賠后如何申訴
2021-02-18未經發(fā)包方同意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