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有人在土地中發現一些東西,也有許多人會在生活的無意中發現土地中埋藏的東西,這些東西很多人都會選擇占為己有,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對于這些埋藏物隱藏物的所有權國家是有相關規定的,如果對此沒有明確認知嚴重的話可能還會導致違法犯罪,那具體來說埋藏物隱藏物的所有權規定是什么呢?
埋藏物隱藏物的所有權規定
關于其所有權的確定,各國立法主要采取三種方式:
(1)由發現者取得所有權;或在他人土地內發現埋藏物的,其所有權的一半屬于發現人,一半屬于土地所有人。法國、德國、日本民法即采此規定。
(2)歸發現地點的土地或動產所有人所有,發現人有請求相當報酬的權利,瑞士民法典即作此規定。
(3)歸國家所有,國家對發現者給予獎勵。中國和前蘇聯均采此規定。發現埋藏物是事實行為,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也可為發現人。
埋藏物隱藏物認定程序
從各國的法律規定來看,對于認定所有人不明是否應經過特別的程序,存在不同的立法例:德國、瑞士等多數國家并未認定埋藏物的所有人不明應當經過特別的程序,而日本民法規定,應當以遺失物法的規定進行為期6個月的公告以確定是否屬于所有人不明的情況。我們認為,為了充分保護真正權利人的利益,避免以后出現不必要的法律糾紛,日本的立法較為可取。
由于埋藏物不以埋藏于地下為限,故易與遺失物混淆,而且遺失物若埋藏于他物之中且不知所有人為誰的,則成為埋藏物;埋藏物若因某些原因暴露于外部的,則成為遺失物。但二者是有區別的。
其一,失主喪失對遺失物的占有不是基于自己的意思,否則可能構成拋棄;而將物品埋藏多出于埋藏人的本意。
其二,遺失物不以隱藏于他物中為必要,即使遺失在繁華的鬧市,很容易被發現,也可構成遺失物;而埋藏物必定是包藏于他物之中,難以被人發現,否則不稱其為埋藏物。
其三,遺失物不必處于所有人不明的狀態,即使確切地知道誰是其所有人,仍不影響物品屬于遺失物的性質;而埋藏物必然處于不知所有人為誰的狀態,否則不構成埋藏物。
雖說這樣做一般情況下不會有人發現,但是埋藏物隱藏物的所有權國家是有規定的,如果被發現而且拒絕歸還的話,可能會給自己帶來法律上的糾紛,遇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運輸過程中物品損害如何索要賠償
遺失物品管理的基本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案發多久沒報案就失效
2020-12-09自己是保證人沒錢了可以不履行擔保責任嗎
2021-03-21辦了營業執照沒有開店有什么后果
2021-01-30監察委員會是行政監督體系嗎
2021-02-14執行董事是什么意思
2020-12-01非金融機構企業間借貸的合法化操作方法有哪些
2021-03-25實現抵押權的前提有哪些
2021-03-22因產品質量提起訴訟如何管轄
2021-01-26民事訴訟怎么自己抗訴
2020-11-11家暴離婚起訴書
2021-03-24人身損害賠償糾紛在法院判決后如何申請強制執行
2020-11-26職工在單位受傷可否起訴侵權責任
2021-03-03委托合同對于委托他人辦事的理解是什么
2021-03-17買了小產權房怎么辦
2020-12-28競業限制合同里面沒有寫時間有沒有效
2021-03-03騁用合同和勞務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5試用期內降薪調崗合法嗎
2021-02-05保險公司14年后為失誤埋單
2021-03-13調解可以在保險公司嗎
2020-12-17保險公司可以解散或者倒閉嗎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