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有企業或者個人之間因為商業利益關系擬定合同,然而后期關于合同關系的履行偶爾會因為一些問題實現不了而導致雙方對簿公堂。在這些糾紛中總會涉及到先履行抗辯權的使用,社會關于這個的案例糾紛眾多。所以為了解決大家的困惑,小編下面為大家解釋先履行抗辯權是什么意思。
一、法律上的先履行抗辯權是什么意思?
1、先履行抗辯權,本質上是對先期違約的抗辯。先期違約是指一方當事人首先違約,是另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原因。先履行抗辯權是對負有先履行義務一方違約的抗辯,亦即對先期違約的抗辯。
2、先履行抗辯權是對違約的抗辯,這使其區別于權利消滅的抗辯。權利消滅的抗辯是因合同履行效力消滅,當事人享有的拒絕履行的抗辯權。比如,發生不可抗力致使一方合同義務全部不能履行,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對相對方要求自己履行合同的請求,可主張權利消滅的抗辯,拒絕履行合同義務。當不可抗力致合同部分不能履行,亦發生權利消滅的抗辯,當事人可以履行能夠履行的那一部分。當不可抗力致合同遲延履行時,一般情況下,另一方的履行期限應當順延(特別是在一方履行是另一方履行條件的情況下)。如果遲延履行一方要求在后履行的一方如期履行時,在后一方拒絕按原期限履行,不屬于先履行抗辯權而屬于權利消滅的杭辯權。因不可抗力致自己一方履行遲延,合同對另一方履行期限的規定隨之失去效力。
3、創立先履行抗辯權的概念,有助于區分雙方違約和一方違約的問題。中國《民法通則》第113條規定:“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分別承擔各自應負的民事責任。”在雙務合同中,由于雙方義務的關聯性,雙方各自違反應承擔的義務,各自承擔相應責任的情況,是很少出現的。司法實踐中,常有將一方先期違約,另一方中止履行合同認定為雙方違約,而令雙方同時承擔違約責任的情況。先履行抗辯權反映了合同義務之間聯系,運用此概念,能夠清晰地說明一方先期違約與另一方中止履行合同的關系。這對正確認定當事人行為的性質和違約責任是很有用的。
二、法律上面對于先履行抗辯權的明文條例
中國《合同法》第六十七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先履行抗辯權的構成要件: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兩個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
先履行抗辯權的效力:先履行抗辯權的成立及行使可使后履行一方一時中止履行自己債務的效力,以對抗先履行一方的履行請求。但這只是暫時阻止對方當事人請求權的行使,并非永久的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的行使不影響后履行一方主張違約責任。后履行一方行使先履行抗辯權致使合同遲延履行的,遲延履行責任應由對方當事人承擔。后履行一方行使先履行抗辯權沒有促使對方履行,或者沒有促使對方對瑕疵履行采用救濟措施的,可以根據《合同法》第94條的規定通知對方解除合同。
綜上所述,關于先履行抗辯權是什么意思,其雖然經常與履行抗辯權、后履行抗辯權還有不安抗辯權混淆,但其本質上是對先期違約的抗辯,是負在后履行義務一方當事人履行權益的反映,也是不同于合同解除權的救濟方式。并且在法律上附有明文規定其概念,為需要使用這一法律權利的人們做出完整解釋。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贍養協議和房產轉讓協議能一起寫嗎
2021-01-26有抑郁癥可以撤銷婚姻嗎
2021-03-20商標侵權如何取證,商標侵權如何收集證據
2020-12-01盜竊罪判幾年
2020-12-11監護人在被監護人緩刑期間能否出境
2021-01-09隨意提管轄異議可能會被罰款嗎
2021-03-16拿房產證幫別人擔保有期限嗎
2020-11-15雙倍賠償金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9房屋不動產到期可以延期嗎
2021-01-13解除競業限制協議方式有哪些
2020-11-16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有哪些
2021-01-17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
2020-11-15重復保險的分攤方法
2021-01-21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概念簡析
2021-02-11什么叫承包到戶
2021-01-13土地開發股權全部轉讓違法嗎
2020-11-23房子評估要多久才能拆
2021-03-17公房承租人如何分配房屋拆遷款
2021-02-08在我國征地時遇到涉及村民自建住房的能否先拆后補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