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社會法制意識的提高要求法院必須全面發揮立案機構的職能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化進程的加快,人民群眾和社會各方面知法、懂法和依賴法制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意識和能力大大增強。在這方面,有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當事人比以往更加注重自己的訴權,除了要求人民法院公正保護自己的實體權利,也要求人民法院要充分保障自己的訴訟權利。實事求是地講,在后一個方面,我們以往確實重視不夠。同志們想一想,在不少的案件中,我們做了很多的工作,實體裁判和適用法律也沒有問題,但為什么任由你怎樣解釋當事人還是不服?為什么近年來社會上“疾呼”法院要解決“暗箱操作”的問題?說到底,就是因為我們在程序上出了一些問題,就是因為在庭前裁判法官有很多的機會接觸一方或者各方當事人,就是因為當事人原訴的內容在審理過程中可以改變,就是因為支持和對抗原訴的證據在審理過程中可以增加或者減少。而建立審判流程管理制度,就是要解決這些的問題。就是要通過將輔助性工作與庭審工作分開,減少庭審法官在庭審前接觸當事人的機會;就是要通過庭前固定訴訟事由和當事人提交法院的證據,杜絕實體裁判的內容超出或者忽略原訴請求的問題發生;就是要通過增加輔助性工作和庭審工作的透明度,增強當事人舉證和承擔舉證不能后果的自覺性,從訴權和程序上保障裁判的公正。
與此同時,全面發揮立案工作的職能作用,也是“三個代表”的必然要求。法律是人民利益和國家利益上升為行為規范的集中體現,我國現行的法律和法規,代表著時代最新生產力發展的水平,代表著時代先進文化的發展水平,代表著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基于這個前提,人民法院作為國家的審判機關,其職能作用的發揮,就是實踐“三個代表”的內容。審判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打擊犯罪,促進發展,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要做到這一點,一方面我們必須堅持執法的原則按法律和程序辦事,另一方面要做到熱情為民服務。那么,在禁止庭審法官在庭審前和裁判過程中與當事人接觸的情況下,如何做到這一點呢?辦法就是通過輔助性工作解決問題,就是要通過立案庭對當事人的熱情接待和熱情服務予以體現,就是要通過方便當事人對訴訟進度必要的查詢、對訴訟知識的咨詢,以及增加輔助性工作透明度的辦法予以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賣方收了定金能違約嗎
2021-02-04如何認定交通事故中的財產損失
2021-02-09合伙糾紛管轄相關規定
2021-01-06什么是繼承恢復請求權?
2020-12-24怎樣成立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11企業與什么樣的人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17重復保險分攤原則
2021-03-18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恢復是怎樣的
2020-11-12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1護理保險是什么
2020-12-15保險合同疑義條款如何解釋
2021-02-12保險誤區:買熟人的保險放心
2020-12-11承包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3-22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03土地入股怎么分配利息
2021-02-27土地網拍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03什么樣的大棚拆遷補償高
2021-01-07農村土地拆遷賠償款有哪些
2020-12-07拆遷安置房多出面積如何結算
2021-01-04房屋拆遷基本知識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