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余杭區律師 德城區律師 開江縣律師 芮城縣律師 即墨市律師 瑞安市律師 臨安市律師
遺失物主要是指財產擁有者丟失的動產。遺失物不是我們常說的無主物,也并不是財產所有人所拋棄的或者因為他人侵害而造成財物丟失的物件,而是財產所有人不小心所弄丟的動產。不過,在除所有人之外,因占有人不小心弄丟的合法占有物也屬于遺失物。下面小編將為您詳情介紹構成遺失物的一般條件的內容。
一、構成遺失物的一般條件
遺失物是指他人丟失的動產。遺失物并不是無主物,也不是所有人拋棄的或因為他人的侵害而丟失的物,而是因所有人不慎所丟失的動產。不過,除所有人以外,因占有人不慎丟失的合法占有的物,也為遺失物。動產是否為遺失物,應具備以下條件:
(1)須占有人喪失占有;
(2)占有喪失非出于占有人自身意思,占有人如果故意放棄占有,則為所有權的拋棄行為,將作無主物處理。占有輔助人或直接占有人未經主人同意,私自拋棄動產,應認定為非出己意喪失占有,仍構成遺失物;
(3)須現無人占有,如果物品已由他人占有,則不能構成遺失物,如盜竊物品不能構成遺失物;
(4)丟失的須為動產且非無主。
不動產的屬性決定了不能丟失,所以,遺失物只能是動產。由于動產不是基于所有人的意思而喪失占有,因此,不是拋棄物,而是有主物。遺失物被拾得人拾得后,就在遺失人和拾得人之間形成一種法律關系,拾得人是基于拾得行為而取得遺失物占有的人,拾得行為為發現遺失物并實施占有的行為,拾得行為不要求行為人具有行為能力。拾得人拾得遺失物以后,負有通知所有人、遺失人或者其他有受領權的人,并將遺失物返還的義務。在遺失物返還和交付之前,拾得人還有依據善良管理人標準予以妥善保管的義務。
依《民通意見》第94條的規定,拾得物滅失、毀損,拾得人沒有故意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拾得人將拾得物據為己有,拒不返還而引起訴訟的,按照侵權之訴處理。拾得人拒不返還在實踐中有兩種情況:一是拾得人拾得遺失物后,未將遺失物據為已有,只是在失主要求返還時,拾得人予以拒絕;二是拾得人自始、公然將始得物據為已有,并拒不返還。不論前者,還是后者,拾得人均應承擔侵權的法律后果。
拾得人是否享有報酬請求權,我國立法暫無明定。理論上有肯定和否定兩種觀點。肯定說認為,世界多數國家都有關于報酬請求權的規定,傳統的拾金不昧上升到法律規定的做法忽視了雙方實際利益的平衡,影響了法律規則實際發揮效力;否定說認為,拾金不昧是我國的優秀傳統道德,如規定報酬請求權,不利于弘揚美德。但從社會實際和法律的制度價值考慮,是有規定拾得人報酬請求權的必要。我國的社會形態已轉化為以利益為核心的市場經濟形態,既然承認以利益為核心,賦予拾得人報酬請求權能夠為遺失物的返還提供激勵機制。從而有利于進一步化解社會矛盾,減少糾紛,同時,報酬請求權的規定也不會使失主損失過多的利益,甚至對失主更為有利。
二、占有罪構成條件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他人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
拾得遺失物構成侵占罪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法》第二百七十條第一款規定:“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第二款規定:“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因為不動產是不能夠自行丟失的,所以遺失物必須是動產。構成遺失物的一般條件為:物件占有人失去了占有,占有人并非出于自己的本意而喪失占有物因他人未經主人同意私自將動產拋棄,丟失的動產有主人。小偷盜竊的物品不能夠屬于遺失物,占有人自己拋棄的動產也不能視為遺失物。
【運輸損害糾紛】物流糾紛-托運貨物丟失后如何賠償
失業人員如何領取失業保險金
交通事故中要賠償哪些財產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日結臨時工的法律規定是如何的
2021-01-09軍人干部的配偶條件有哪些
2020-11-25管轄權異議申請書(遺產繼承)
2021-03-16醉酒駕駛有案底嗎
2021-01-22交通事故監護人有權簽署諒解書嗎
2020-12-17怎樣寫離婚證據目錄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0-12-23配偶被判刑,婚姻關系如何解除
2021-02-21在建工程能為第三方辦抵押嗎
2021-02-28哪些項目不屬于工資構成部分
2020-12-25單位裁員怎么計算失業補償金
2020-12-14哪些違法事項免責條款不能主張免責
2021-03-07第三者責任險保自家人嗎
2020-11-09保險合同的解釋適用是擇怎么樣的
2021-02-25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隱瞞病情,合同有效嗎
2020-12-15壽險理賠糾紛的快速解決途徑
2021-03-1870歲老人被打失去勞動力怎么賠嘗
2021-03-02車輛雙方事故和單方事故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30小時工突然受傷當事人應該理賠嗎
2020-11-08按哪一種方式處理違反免責條款的當事人
2021-02-19保險公司對第三者險應如何處理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