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的提出
證券侵權案件中,侵權形態多以共同侵權形式出現。盡管《民法通則》對共同侵權作了原則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也涉及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連帶責任問題,[1]但實踐中對證券共同侵權制度的系統性研究仍尚付闕如。然而,我國證券市場發生的共同侵權行為可謂比比皆是:從內幕交易到操縱市場和虛假陳述,可以說只要有證券市場,就存在證券共同侵權行為。茲舉一例以資佐證。
2004年,**瓊花上市前故意隱瞞國債委托投資事宜遭到證監會處罰。對于處于多事之秋的內地證券市場而言,**瓊花案件無疑又開了一個惡劣先例,使我國剛剛面市不久的中小企業板因此面臨嚴重生存危機。在一片輿論譴責中,我們不禁要問:瓊花事件中哪些單位或個人需要對投資者承擔責任?哪些應該作為共同侵權人,承擔共同侵權責任呢?該案例即涉及證券共同侵權責任問題。
上市公司及部分違法違規董事,應當作為虛假陳述共同侵權行為人。而對交易所而言,只是證券上市交易場所,并非發行上市文件的審核機構,不能作為虛假陳述共同侵權行為人。
根據證監會發布的《證券發行上市保薦制度暫行辦法》,上市保薦人的責任范圍要遠遠大于過去的上市推薦人,除非上市推薦人可以舉證證明不知情、被人故意隱瞞、自身已盡了勤勉盡責義務時才可免責。那么**瓊花保薦機構閩發證券及保薦代表人吳*明是否應該承擔共同侵權責任?[2]
審核上市文件的發審委及審核人員是否應該作為虛假陳述共同侵權行為人?根據中國證監會《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暫行辦法》,雖然證監會在發審委審核意見基礎上依法核準股票發行上市,但發審委只是程序審核、形式審核,在審核是否符合上市條件、審核中介機構的材料與意見書、審核中國證監會有關職能部門的初審報告后,提出審核意見。而對發審委及審核人員的監督權屬于證監會,但若產生重要審核失誤是否應承擔責任、承擔什么責任,規范性文件中并未提及。
發行人存在虛假陳述行為,當應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與民事責任。而簽字的中介機構包括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等若存在虛假陳述行為,則作為共同侵權行為人應如何承擔侵權責任?
就本文研究所及而言,目前對于證券共同侵權責任,學者對其的研究多是針對證券市場虛假陳述。對操縱市場和內幕交易等侵權行為中的共同侵權問題還相當貧乏。即便如此,實踐中證券共同侵權責任的認定及其承擔問題也是莫衷一是,歧義多有。因此,本文欲從我國目前證券市場現狀出發,對證券共同侵權一些基本問題進行研究,以期拋磚引玉,求教方家。
二、關于證券共同侵權行為的本質
關于共同侵權行為的本質,有幾種不同的認識。概而言之,有以下幾種觀點。
一是主觀說。該種觀點又可以根據侵權之數人之間是否有“意-思聯絡”為要件而分為意-思聯絡說和共同過錯說。意-思聯絡說即要求各個行為人之間要有共同故意,它使主體的意志統一為共同意志,使主體行為統一為共同行為。相反,無行為主體間的意-思聯絡,也就不能成其為共同侵權行為。[3]共同過錯說則認為共同侵權行為不以“意-思聯絡”為必要條件。
主觀說是早期比較盛行的共同侵權行為理論,反映了早期立法者和司法者嚴格遵守過錯責任原則,限制連帶責任之思想。這一思想對今天影響仍然很大,我國現在多數學者持此觀點。[4]
二是客觀說。客觀說認為同一侵害的數個加害人之間即使沒有共同故意或者過失,只要每一加害人之行為與共同行為緊密聯系,仍應構成共同侵權。共同加害結果之發生,總是與共同加害行為密切聯系,不可分割。[5]“民法上之共同侵權行為與刑法上之共犯不同,茍各自之行為,客觀的有關聯共同,即為己足。蓋數人之行為皆構成該違法行為之原因或條件,行為人雖無主觀之聯絡,以使就其結果負連帶責任為妥。”[6]以此觀點,不管共同加害人之間是否有共同故意或過失,只要其行為具有客觀共同特征,就應負連帶責任,從而更能保護受害人利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普通合伙企業的設立條件包括哪些
2021-02-01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必須是凈地嗎
2021-01-23丈夫意外身亡公婆捏著賠償款不放
2021-02-02法律對訂婚后的退婚是否有保護
2020-12-30老人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9花唄部分用戶接入央行征信,上了征信黑名單怎么辦
2020-12-30【拆遷賠償】拆遷賠償款如何辦理提存手續
2021-01-16合同變更的原因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23遭受家暴如何取證維權
2021-02-22集體土地的租賃期限是多久
2021-01-01境外人員國內購房政策有哪些調整,外籍人士購房條件又有哪些
2021-01-15如何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積極作用
2021-02-26被公司辭退賠償需要什么證據
2021-01-12買人壽保險的意義有哪些,如何買人壽保險最劃算
2020-12-20意外傷害賠償案例分析
2021-03-07飛機航班延誤賠償標準
2020-11-08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為何簽訂了保險合同還常會引發許多保險糾紛?
2020-12-16某保險公司訴梁某一般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