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玉環縣律師 江城區律師 茶陵縣律師 銅鼓縣律師 廬江縣律師 于都縣律師 永昌縣律師
在司法實踐中,存在一種虛假訴訟的情況,就是當事人并沒有利害關系而是通過提出假的訴訟來獲取第三人的利益,這樣的行為對第三人的權益造成損害。因此,為了使第三人的合法權益不受傷害,法律允許第三人可以行使撤銷權。那么第三人撤銷權之訴主體是誰?行使的條件包括哪些?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小編的說法。
一、第三人撤銷權之訴主體是誰?
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主體限于民訴法規定的第三人,包括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和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提出的訴訟請求既不同于原告,也不同于被告,地位相當于原告,以本訴的原、被告作為被告。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對于案件處理結果存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最高院觀點認為,判定第三人的標準為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的內容是否損害到其民事權益,如果沒有損害其合法權益,則不能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
二、第三人撤銷之訴的起訴條件是什么?
第三人撤銷之訴不同于普通的民事訴訟,其起訴條件不適用民訴法規定的起訴條件。新《民訴法解釋》對第三人撤銷之訴的起訴條件做了明確、詳細的規定,具體如下:
1、第三人資格
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主體限于民訴法規定的第三人,包括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和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提出的訴訟請求既不同于原告,也不同于被告,地位相當于原告,以本訴的原、被告作為被告。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對于案件處理結果存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最高院觀點認為,判定第三人的標準為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的內容是否損害到其民事權益,如果沒有損害其合法權益,則不能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
2、第三人因不可歸責于自己的事由未參加訴訟
第三人未參加訴訟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是指第三人未參加訴訟不是由于自身過錯造成的,而是由其他客觀事由造成。對此第三人應當承擔舉證責任。如果第三人是因為本人過錯未參加訴訟的,視為其放棄訴權的結果,依法不能提起撤銷之訴。
3、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六個月
提起撤銷之訴的期間自第三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侵害之日起算。該期限為六個月,為不變期間,不適用延長、中止、中斷的規定。超過六個月期間的,第三人提起撤銷之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4、有證據證明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部分或者全部內容錯誤
第三人只能針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提起撤銷之訴,對于正在審理過程中的案件,或者未生效的判決、裁定、調解書不得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判、調解書部分或者全部內容錯誤主要是因為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錯誤導致的實體處理錯誤。內容錯誤應當僅限于實體處理內容,不包括程序內容。
5、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的錯誤內容損害第三人的民事權益
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的錯誤內容損害了第三人民事權益,這是第三人提起撤銷之訴的實質要件。這就要求生效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的內容與第三人民事權益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和利害關系。
6、向作出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的法院起訴
新《民訴法解釋》對撤銷之訴的管轄法院作了特別規定,由作出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的法院專屬管轄,不適用民事案件的地域管轄、級別管轄的規定。作出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的法院既可能是一審法院、也可能是二審法院。
綜上所述,按照字面意思來講,第三人撤銷權之訴主體當然是第三人。并且,第三人行使撤銷之訴需要具備一定條件,包括第三人資格、第三人未參加訴訟是外界因素導致、判決損害到了自身利益等。而且第三人要在知道自身利益受到損害之日內6個月內提出,這個時效性需要大家注意。
合同撤銷權的除斥期間是多久
效力待定合同中善意相對人的撤銷權和催告權
債權人撤銷權構成要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彩禮怎么規定
2021-02-21值班律師收費嗎
2021-01-24公司怎樣轉讓股權
2021-02-11商標申請階段可否主張侵權
2020-11-17如何審查鑒定書的真偽
2020-12-17交通事故起訴狀中的被告有哪些
2021-01-16語言誘導自殺算犯罪嗎
2021-03-14車禍中被扶養人的范圍認定,車禍中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
2020-11-24未盡贍養義務能分得遺產嗎?
2021-03-15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附帶民事訴訟
2020-11-30車輛事故肇事方不賠償怎么辦
2021-03-10南京辦理勞動關系轉移的備案新政是怎樣的
2021-02-09商業銀行解散是否需要申請
2020-12-16單方解除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05消費者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1-03-26房子被火燒了,還有一層可以往上建嗎
2020-12-23勞動者如何協商調崗保證自身權益
2020-12-15關于北京勞動爭議管轄的地區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1-03-22職工在廠里吃早餐時猝死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2-22出車險后如何處理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