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抵押人和抵押權人是指什么
抵押人,是指為擔保自己或他人履行債務,而向債權人提供抵押擔保的人。抵押人可以為債務人本人,也可以是債務人和債權人以外的第三人。在抵押擔保中,抵押人的確定應當以抵押合同為標準,抵押合同中與債權人相對應的一方當事人就是抵押人。
抵押權人,是指對債務人享有債權,并在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得就抵押物優先受償的人。抵押權人就是受抵押擔保的債權的債權人。
《擔保法》制定于1995年, 當時我國市場經濟正處于起步階段,各種制度和規范還不完善,“三角債”的現象比較嚴重,社會信用程度比較低。在這種情況下,嚴格抵押制度,對重復抵押行為 即以同一財產向同一債權人或者不同債權人多次抵押的行為,做出上述限制性規定,是非常必要的。但隨著近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該規定 也顯示出了一些局限性,主要有:
(1)限制了抵押財產的充分利用,沒有充分發揮抵押財產的融資作用和擔保效益,不利于市場經濟條件下債務人對融資的需求;
(2) 要求被擔保債權不超出抵押財產的價值,限制了當事人設定抵押的意愿。債權人是否接受抵押擔保,并不完全取決于抵押財產的價值是否大于或者與被擔保債權數額 相當,債權人還要綜合考慮債務人的償還能力、信用狀況以及是否還存在其他擔保形式等諸多因素。在某些條件下,即使抵押財產的價值小于被擔保債權的數額,債 權人仍然愿意接受該抵押擔保。
(3)實踐中,登記部門往往以擔保法規定的“抵押人所擔保的債權不得超出其抵押物的價值”為由,在辦理抵押登記時,強制要求對抵押財產進行評估,有的甚至要求一年評估一次,借評估高收費。強制評估致使很多當事人不去辦理抵押登記。
最后,抵押權未登記的,按照債權比例清償。這一原則也是針對動產抵押而言 的。前面已經講到,《民法典物權編》規定未經登記的動產抵押權不具有對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依照這一規定,在同一抵押財產上設定數個抵押權時,各抵押權人互為第三人, 如果每一個抵一押權都沒有辦理登記,那么無論各抵押權設立先后,其相互間均不得對抗。因此,各抵押權人對抵押財產拍賣、變賣所得的價款應當享有同等的權 利,按照各債權的比例受清償。這一原則與擔保法的規定不同。擔保法第五十四條第(二)項規定,抵押物未登記的,按照抵押合同生效時間的先后順序清償;順序 相同的,按照債權比例清償。
房產抵押消費貸款怎么辦理
房屋抵押貸款的法律依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禍多久不起訴什么時候過期
2021-03-12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021-02-13法院強制執行常見手段有哪些
2020-11-272020女方離婚起訴書范文
2020-12-06祥云縣離婚撫養費標準
2020-12-03遺產繼承超過多少年不得再提起訴訟
2021-02-13審判階段律師可以做什么
2020-11-09擔保期過了法院還受理嗎
2021-02-17土地糾紛找民政嗎
2021-02-21住房公積金賬戶能否執行
2021-01-18勞動保障公益崗幾年解除合同
2021-03-23什么樣的條件適合簽訂勞務合同
2021-03-22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批單不屬于格式條款
2021-01-11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公告日期是多久
2021-03-17交警調解后怎么和保險索賠
2021-01-02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他人毀壞財物后是否可以要求其和保險公司都賠
2021-02-12保險法司法解釋三亮點解讀是怎樣的
2021-01-25保險理賠需要出示哪些材料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