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債權轉讓能否中斷訴訟時效?
可以導致訴訟時效中斷,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承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發生后,已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事由存續期間,時效不進行,中斷事由終止時,重新計算時效期間。但如何確認中斷事由的終止,因事由的性質有別而有所不同:
(1)因請求或同意中斷時效的,書面通知應以到達相對人時為事由終止;口頭通知應以相對人了解時為事由終止。在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后,權利人再次請求或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可再次中斷。
(2)因提起訴訟或仲裁中斷時效的,應于訴訟終結或法院作出裁判時為事由終止;權利人申請執行程序的,應以執行程序完畢之時為事由終止。
(3)因調解中斷時效的,調處失敗的,以失敗之時為事由終止;調處成功而達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時為事由終止。
債權轉讓的情況在司法實踐中是非常常見的,對于相關情況的處理上應當對照法律規定來進行認定,但如果涉及到司法機關在受理時發現訴訟時效屆滿的情況下,那么是不可以受理的,當事人需要提交導致訴訟時效中斷的證據來進行認定。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都有哪些
最新訴訟時效中斷的計算方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工傷鑒定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0婚后才知道對方是精神病人的可以起訴婚姻無效嗎
2020-11-23營業執照地址變更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07這些關于欠條,借條,收條的法律常識你必須了解
2021-01-19民事訴訟怎么自己抗訴
2020-11-11訂婚后女方要求退婚怎么辦
2021-01-09財產保全涉及夫妻雙方嗎
2020-12-192005年度工傷賠償標準(浙江省)
2021-03-15可撤銷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2侵犯姓名權無財產損失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25勞動合同寫的工資跟約定的工資不一致有效嗎
2021-01-15對用人單位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規定
2020-12-12公司倒閉勞務外包工有賠償嗎
2021-02-08勞務外包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18在職勞動糾紛申訴期是多久
2020-11-25意外險國家規定最高賠付多少
2021-01-01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2單位保險要交多少年
2020-11-17保險單車架號錯了理賠怎么進行
2021-02-21雇主責任保險有拒賠的情況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