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條訴訟時效中斷的,待時效中斷的事由消除后,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起算。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認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發生后,已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事由存續期間,時效不進行,中斷事由終止時,重新計算時效期間。但如何確認中斷事由的終止,因事由的性質有別而有所不同:
(1)因請求或同意中斷時效的,書面通知應以到達相對人時為事由終止;口頭通知應以相對人了解時為事由終止。在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后,權利人再次請求或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可再次中斷。
(2)因提起訴訟或仲裁中斷時效的,應于訴訟終結或法院作出裁判時為事由終止;權利人申請執行程序的,應以執行程序完畢之時為事由終止。
(3)因調解中斷時效的,調處失敗的,以失敗之時為事由終止;調處成功而達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時為事由終止。
有關訴訟時效的認定上,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情況來進行處理,司法機關在對相關訴訟時效進行認定時,如果發現訴訟時效屆滿的情況下,是可以依法不予受理的,這里就需要對是否存在訴訟時效中斷進行認定,如果存在相關條件的,則訴訟時效重新計算。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訴訟時效中斷司法解釋內容是什么?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被撞主責可以訴訟嗎
2021-01-07訴訟離婚敗訴可以再去協議離婚嗎
2020-11-14勞動合同終止賠償金
2020-11-15批捕令下來能探視嗎
2020-12-08強制執行申請書范文及注意事項
2020-11-24合同擔保方式有哪些
2021-01-04左拐車和直行車相撞怎么處罰
2021-03-24林地非法架設線路如何處罰
2021-03-12房屋不動產到期可以延期嗎
2021-01-13買賣村民自住房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07人事入職交錢合法嗎
2021-01-12終止的勞動合同應保存多久
2021-01-20聘書能否代替勞動合同
2020-12-11人壽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哪些,哪些人壽保險合同無效
2021-02-28個人意外保險最多理賠多少
2020-12-21100萬三者險撞死人賠多少
2020-11-30固定資產購買保險的流程
2021-02-20土地轉包與土地轉讓這兩者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2企業拆遷補償標準和方式
2021-02-13戶口寄放在親戚家輪到拆遷有分成嗎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