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中斷的條件有哪些?
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認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發生后,已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事由存續期間,時效不進行,中斷事由終止時,重新計算時效期間。但如何確認中斷事由的終止,因事由的性質有別而有所不同:
(1)因請求或同意中斷時效的,書面通知應以到達相對人時為事由終止;口頭通知應以相對人了解時為事由終止。在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后,權利人再次請求或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可再次中斷。
(2)因提起訴訟或仲裁中斷時效的,應于訴訟終結或法院作出裁判時為事由終止;權利人申請執行程序的,應以執行程序完畢之時為事由終止。
(3)因調解中斷時效的,調處失敗的,以失敗之時為事由終止;調處成功而達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時為事由終止。
根據法律規定,發生訴訟時效中斷后,其訴訟時效應當重新計算,所以在訴訟時效屆滿的情況下,應當根據訴訟時效中斷的條件來進行審查,如果符合訴訟時效中斷的條件存在,則可以向司法機關要求重新計算訴訟時效,以達到延長訴訟時效的目的。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預售合同能抵押嗎
2020-11-13老人住院女兒該掏錢嗎
2020-12-19起草合同注意事項
2020-11-08被行政拘留十五天可以探視嗎
2020-11-09非法同居女方流產應該怎樣維權
2020-11-10判決書生效后多長時間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2021-03-01物業收取電損費合理嗎
2020-12-04超市顧客受傷,保險賠償如何請求
2021-03-13國家允許房地產開發資質轉讓嗎
2021-02-11老板拖欠工資超過1年員工還可以追討嗎
2020-12-04怎樣進行意外險理賠
2020-12-15保險公司中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包括哪些
2021-01-30對于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和年齡誤報后果的詳細解答
2021-02-15保險合同成立超過兩年隱瞞病情能獲得賠償嗎
2021-01-07投保人駕駛無證車輛身亡 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2021-03-03保險金請求權的時效是多長
2021-03-25保險公司賠付交通費嗎
2020-12-20保險受益人的變更有沒有期限要求
2021-02-07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的核心問題是什么
2021-01-22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確認糾紛
2021-01-03